感情專家理應有兩個能力:分析感情、推進感情
不過市面上的兩性專家鮮少能夠兼具,為什麼呢?
因為多數感情專家有兩大罩門,一個是「無法分類自己」,一個是「沒有好的參考對象」。
在討論「兩性專家的罩門」之前,我們先看看市售的兩性專家、感情專家類型:
1. 業務員專家
說個題外話,我當過一陣子公司體制下的廣告業務員,每次遇到客戶有打算買廣告時,我都會拼命想:「到底怎麼做才能讓客戶的銷售提升呢?如果沒提升,那做廣告不就沒用了嗎?」然後思考各種有的沒的點子。
半年後,一個資深業務大姐跟我說了一句話:「你幫客戶想太多了。」
她的意思是,做業務是要「賣出公司產品」,而公司產品對客戶有沒有顯著的幫助不是業務員的首要目標,只能說如果能兼得當然很好,否則每個業務員花十天、一個月去幫客戶想,然後只賣出一件產品,這樣效率太低且不會賺錢。
所以市面上有一種「挨家挨戶推銷」的推銷員,比方賣大英百科全書或賣全套唱片、或全套清潔用品的,他們的主要目標就是賣出越多越好,你會不會看這些書或聽這些歌,不是重點,但他們會幫你想一些理由,比方跟你說:「家裡買了百科全書,小朋友就能有閱讀的機會,可以贏在起跑點」或「家裡買了全套唱片,能一次擁有大師們的最經典曲目,速成音樂的品味。」
但如果你是屬於那種「除非有人把槍指著頭」,否則打死都不會看書或聽歌的人呢?
那結果就是買了一堆裝飾品回家而已。
在感情或人際互動方面,如果你跑去找所謂專家,理應是妳有這方面問題,但專家如果花費很大心力去處理,除非妳給的費用很多,否則對他是極不划算的。
因此業務員類型的兩性專家會怎麼做呢?
就是推出大量「速成」或「贏在起跑點」的商品,比方一些感情語錄或小秘訣之類。
我們把「感情問題」想成「求職問題」就好,請問你能不能靠一些小秘訣就找到好工作呢?
可以,如果一家公司剛好要求不多,且就是喜歡你,你就可以去這家公司當高薪人員,一個月拿十萬、一百萬都沒問題。
社會上的確有女生什麼都沒做,就被男生追去疼愛地要死,一個月給十萬、一百萬都願意,但這種人多嗎?不太多。
所以光看小語錄或小秘訣就要得到好感情的機率微乎其微,另有一層原因我們放在後面講。(注釋1:男生的厭惡)
但前面說了,業務員類型的專家目的是銷售出更多商品/吸引更多瀏覽量,而許多民眾也的確是為了享受一個「速成」或「贏在起跑點」的夢,所以這個市場很廣,每天都有成千上百的人在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面有一些是帶有「刻意誤導」性質的,通常是一些嫁的好的女生,她們知道自己用了某些方法吸引到條件好的男生,但絕口不提這些方法,而是天南地北地講了一大推不相干的招數。這樣做除了是不想暴露自己的心機,也不想要太多閒雜人等跑進來攪和。
就像是上流階層的社交圈,能進去的人都知道自己是怎麼進來的,也許是家族有錢、也許是友人引薦、也許是自己攀附,但他們絕不希望有一本交戰守則是什麼《混入上流階層的三步驟》或《這樣穿才能吸引公子哥》之類。
於是這類女生就會說什麼「要做自己、要財務自由、要懂得體貼」之類的話,乍看都是正面的內容,但對於嫁到好老公沒有一丁點幫助,只對銷量有幫助。因為就她們的心態來說是:
如果妳一個女生連怎麼討好男生都不會,妳憑什麼嫁到好老公?
2. 好話專家
來問問大家,我們去補習班是想學什麼東西?
是學「技術」還是學「好心情」?
應該是學技術吧?
學英文對話技巧、背單字技巧、修車技巧、烹飪技巧、面試技巧、秘書技巧等等的都是技術層面,想要有「好心情」可以去廟裡面或酒吧聽和尚或酒保開示,而不是去補習班。
所以如果和尚跑去補習班教英文或教修車,那他能講什麼?
大概就是一些「好話」,比方:
「學英文一定要有正面的心態,擁抱能讓我們解決一切問題!」
「如果你考十次都沒過,表示宇宙正在測試你能否保持平靜!」
「只要願意永遠閃耀,你的英文就已經成功了!」
「只要內心足夠強大,你的英文就能豁然開朗!」
或
「引擎未必運轉順暢,但汽車依然跑地坦蕩!」
「剛洗好的汽車,總是特別燦爛耀眼!」
「傾聽引擎的聲音,就一定有所幫助!」
「放過引擎,就是放過自己!」
等等的,如果補習班上課教這些,學員應該會直接砸飲料罐過去,但如果把「英文、引擎」替換成「感情、人生」呢?
「哇喔!太美了!講得太好了!」很多人就表示贊同。
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存在呢?
原因在《致失戀的女孩與男孩》一文中提過,讓心情變好的關鍵是「改變認知」,而改變認知的意思就是:
讓你腦中的思維順暢一點。
當「妳被男生甩了」或「妳喜歡的男生不喜歡妳」而讓妳思維卡住時,心情就會難受,最快的舒緩方式就是「聽一點好話、聽一點稱讚」,讓思維的邏輯通順,這也就是那些好話語錄的作用。
但!
「要讓男生回心轉意」或「讓喜歡的男生動心」就跟自己心情好不好無關了,而是要貨真價實地人際互動、社交操作,那牽扯的可就是一大票「打扮、談吐、思維、反應」等等的,問題是這樣一大票無法寫成語錄,字太多、看的人會瘋掉。
「好話語錄」最主要的作用是「避開所有困難操作」。
你跑去跟感情失利的朋友說:「妳現在花一個月好好重新打理內外,然後慢慢改進講話習慣,多照鏡子,調整站姿坐姿,再去脫離舒適圈,多跟外人交涉,訓練開放式思維,也許以後能避免重蹈覆轍。」
那你.鐵.定.被.封.鎖。
因為這樣做太難太累太久了,沒人想理你,但如果你說:
「妳是被保護的,妳的努力是被祝福的!」
對方一定感動哭著衝過來抱你,然後安心地回家了。
那如果你想當感情專家該怎麼做呢?
當然就是寫好話語錄,因為人們多半想要「當下的開心」,而不是調整自己,就像以前班上只會有兩、三個同學拼命讀書、拼命補習,其他人都想能玩就玩、能不上課就不上課,至於能不能考上台大、哈佛,並不是多數人的主要目標,且,沒有人保證說學了就一定能考上,那幹嘛浪費時間呢?
所以你拼湊一些邏輯通順的句子,可以的話最好「對稱、押韻」,就能吸引到許多人。
3. 無差別專家
由於「好話」的範圍很廣,只要不罵人、不諷刺人都可以算是好話,所以基本上,只要你會說話,你就可以掛名專家了。
有些名人號召力很夠,能一呼百應,那掛名專家後可以隨便想講什麼就講什麼,比方寫一句:
「這是為了妳!」或「男人就是要先認錯!」
網友就一萬個讚,然後紛紛去各自解讀,那這種屬於娛樂類型,不在我們討論範圍。而且如果是普通人走這條路,號召力比不上能言善道的業務型專家或好話專家。
4. 相關科系專家
就是心理醫生那類,有學過相關知識或文獻知識的。
5. 經驗系專家
有些男生的過夜經驗很豐富,因此也開課教男生們如何約女生過夜,不過即使經驗老道的男生也是只熟悉特定一、兩種類型的人,比方,如果一個男生專攻台妹,那他也許非常會約台妹、西施、酒家女,但卻約不到良家婦女或文藝少女,因為不同類型的女生,思維喜好差異很大,沒有男生能通通掌握。
不論是交友軟體上的交友獵人或一些想找女生過夜的男藝人,通常都專攻「想結婚」連集「拜金」的女生,因為這兩個訴求的女生佔絕大多數,所以每當有這類桃色糾紛的新聞出現時,內容永遠是「女生被玩弄感情」,鮮少寫說「女生被玩弄肉體」,因為想去找肉體的女生很少。
而星座專家或八卦專家也是屬於「經驗系」的,所以經驗仍有限。三不五時就會在新聞上看到「某某專講感情的星座達人又為情所困而自殺」或「某某八卦女王被老公暴打」之類,都是很正常的結果。(注釋1:男生的厭惡)
市面上各種專家,不論出發點是業務性質或行善性質,也不論實戰經驗豐富與否,幾乎都會面臨兩個罩門,就是「無法分類自己」以及「沒有好的參考對象」。
1. 無法分類自己
絕大多數人無法幫自己做正確的分類,即使是很聰明的人也是一樣。
幫自己做正確分類的意思是「你很了解大眾的喜好」,這會導致一個結果就是:你很清楚哪些人會討厭你。
如果你的心智沒有超級強大,那當你知道公司裡或馬路上有幾百人看到你就討厭的話,你可能會內心崩潰,連門也不敢出、話也不敢說了。如果大家都是這樣,社會運作也就瓦解了。
所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盲點,盲點越多的人,就越不懂大家的喜好,那找感情就要碰運氣,長得好看的、錢多一點的,運氣就不錯。
但越了解大眾喜好的人,卻常常也沒辦法吸引到大多數人的喜歡,因為你怎麼能「明明知道對方不喜歡你,你還做到開心蕩漾的形象去戶動」?以及「明明你不喜歡對方,卻還能無時無刻表現出一視同仁」?
很難,所以你不經意地流露出你的喜惡或帶有防衛心地跟人互動,都會被其他人辨識出。只是說,當你越了解大眾喜好,你才可能看懂更多人際運作。
而學校在招生時並沒有針對「人們的分類理解」進行考試,所以任何人都能念相關學系,那即使當了專家也就有效果上的差異,通常是越聰明的人,所做出的分析或詮釋會越深刻。
不過,由於這社會上的人們是屬於分層結構,也就是問題越複雜的人,數量越少;問題越單純的人,數量越多,所以各類專家會有各自的對應客層,比方中等的專家,就可以跟中等問題的人們進行輔導,而單純的專家,就可以對單純的人們進行輔導,或分享語錄之類。
但人們總會被更優秀的人吸引,單純的女生常常也想要吸引條件好的複雜男生,那這就不是一般專家能處理的問題了。現實層面來說其實也不用處理,因為通常到一定年紀後,大家就漸漸不再想要越級打怪,而是找跟自己類似的人急急結婚去了。
那越無法分類自己的專家,也就只能用越開放式的建議去處理人們的問題,比方你問我如何解決世界上紛爭,我就回你一個「大家和平相處即可」,聽起來也沒錯,只是不太精確。
2. 沒有好的參考對象
請問大家:父母感情好的家庭,小孩也會感情好嗎?也能學到父母的相處之道嗎?
答案是:不行。
前面說過,要能分析感情,你要先能分類自己;要能分類自己,你很可能是極端敏銳的人,那通常你就很難跟別人正常相處,更別說還能感情幸福地去過日子。
那感情幸福的人是哪些人呢?
a. 莫名被疼愛的
b. 剛好跟對方互動相合的
a. 莫名被疼愛的
很多女生沒有特別漂亮、特別聰明,或特別有本事,但老公就是非常愛她疼她。狀況外的旁人會說:「這就是真愛!」
但真實情況是,她的調性、屬性能觸發她老公的愉悅感,所以她老公只要「看到她」就開心,「有她在身旁相伴」就更開心,於是能無限取悅她,兩人幸福。
那這種老公或太太知道自己是這個原因所以幸福嗎?
當然不知道,所以他們會跟女兒說一些不痛不癢的秘訣,什麼「夫妻多忍讓」、「夫妻要同樂」、「夫妻常牽手」等等,女兒聽了以後就被誤導,長大後不斷找著「會忍受自己」或「會一直想牽手」的男生,找來找去找不到,最後感情失利,然後爸媽仍慈祥地說:「沒關係!都是緣份,爸爸媽媽永遠愛妳~」
導致女兒終生認為:「唉,真的要找到像我爸這麼疼愛我媽的男人才行,多數男人都是混蛋啦。」
那,是不是很令人遺憾?
幸福的家庭反而是很多女生感情失利的潛在主因。
但男生比較不會受到這個影響,原因以後再說。
b. 剛好跟對方屬性互動相合的
屬性相合的人也比較能幸福。有人以為這是所謂的「方向一致」,但實際上不是。
請注意!同一個人,只要在不同的環境長大、不同的環境工作、不同的旁人圍繞下,他/她的行為就會不一樣,喜好也會不一樣。
簡單打個比方,一個普通男生跟女友在荒島上的研究室長期做研究,兩個人感情可能就會一直很好,因為沒有別的女生干擾。
而這個男生如果在都市上班,很可能就被女同事、女客戶所吸引,而導致感情不好。
但就這樣一個環境差異,就會導致荒島上的女生對小孩說:「我遇到了好男人,多年來都始終如一。」
而辦公室的女生卻跟小孩說:「你爸爸真是渣男!居然連同事也能搞曖昧!」
當然,屬性互動相合不只是環境,還包括種種衍伸出來的各種「機緣」影響。
是的,你沒看錯,是「機緣」。
因為一個人真的有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因素,而導致他/她在某一刻做出不同的選擇。
再簡單舉例,一個男生的辦公桌上放了張家庭合照,當有一天漂亮的女同事真的答應跟他去曖昧的時候,他卻因為瞄到這張照片,而衝去茶水間拿熱水燙醒自己,而帶著二度灼傷乖乖回家。
那如果他桌上沒有這張照片呢?很可能他就去跟漂亮的女同事享受今宵。
人生中種種的各類小因素,造成有些人能善終,有些人則有其他選擇,但是請記得,那些選擇依舊是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是每個人的人生方向而已。
有些人是先苦後甘,有些人是先甘後苦,或有人是苦甘苦甘苦苦甘甘苦苦甘,等等的。
那我們就要問了,請問市面上這麼多的專家,有多少人看過「全套的良好感情互動」以及能「紀錄+分析+傳授」?
少之又少吧,因為良好的感情互動極少曝光。
問問大家:感情好的人會不會到處曬恩愛?
不會,因為感情很好的人會一直去到處玩。
曬恩愛的作用是什麼?
是「錨定其他人平凡的生活」然後「炫耀自己的感情」並試圖獲取更多高人一等的快樂。
也就是,一定要當其他人的感情生活都沒有你們這一對來得的好,你才會想去曬,炫耀給別人看:「哼!你們其他這些凡夫俗子看清楚了吧,只有我跟我老公才是神仙眷侶啦!」
如果你所有朋友通通都更恩愛,你還好意思去曬嗎?
應該不會吧?
所以真正感情很好的人,每天膩在一起或四處遊山玩水、體驗世界都來不及了,還會一點一滴地去曝光嗎?不會,可能偶爾加減曝光一下。
歷史上,都是由旁人去記載那些幸福名人的生活,我們才知道說:「喔!原來某某夫妻感情很好啊!原來他們相愛到老啊!令人羨慕啊。」
所以,感情互動或人際交往雖然也能運用科學研究,但實在是不普遍、不廣泛,而造成市售專家雖然成千上萬,但觸及核心的鳳毛麟角。
多數的「專家」只能做到廣義分析或廣義建議,深入細節的時候就容易出問題,因為就實際操作面來說,如果一個人不能「追到很多人」或者不能做到「讓很多人喜歡」,那他/她去做兩性專家的效用就很低,因為,「讓別人為你心動、為你感動」才只是經營感情的第一步,連第一步都做不到,那去講後面的東西都是空想科學大作戰了。
「在地球的男女感情面前,有一道稱為『科學』的障壁,多少專家一直想用空想來突破。」
--
後記:
兩性專家之所以很多,是因為這是一個前仆後繼的廣大市場,每年都有無數人開始為情所苦,而且受苦的原因百年如一日,大家都不斷重複,導致三個好姐妹裡面只要有一個感情生活順利,就可以教導旁邊兩位,並橫跨同等級的兩百位、兩千位。明明大家遇到的對象不同,但聽著那些名言語錄又覺得好像通通適用,於是就又安心不少。
實際面來說,很多人當錯過了人生中那段「可自我改進」的時間後,就再也不會改,而順著選的那條路走下去,那如果這條路是會把潛在對象都排斥走的,那他/她可能就很難再找到對象,比方:
注釋1:男生的厭惡
通常一個男生越有想法,就會希望自己的女友不要太傻,最起碼知道一些社會運作或基本邏輯,那當他看到女友抱著感情語錄或佛經小品當令箭,就會覺得:「奇怪,她怎麼這麼相信這個?難道她以為那些是真的?」而好感減弱。
對女生來說其實也是,如果女生看到男友每天說著玄學、超自然力量對世界的影響,就會感到「他好像怪怪的」而越來越無感。
但喜歡語錄或玄學或超自然能量或宇宙量子魔法光束等等的就是錯的嗎?
也沒有啊,只是「多了一點餘」。
什麼意思呢?
就是,如果今天一個女生是穿得不好看,而讓男生不喜歡,那我們就說「調整穿著,效果會好一點」即可。
但如果我們說:「她的阿爾發能量依然正常,而在天琴座的守護神卻處於休眠狀態,如果要再次吸引男生,必須以誠懇的心向萬物祈禱,並在早晨喝一杯非基改豆漿,才能讓路西法不再阻擋她的桃色陽光。」
可不可以?
可以!只是何必繞這麼大一個彎呢?換條褲子不就好了嗎!
另一種超級普遍的情況是,當一個女生越炫耀自己的「感情專家」能力時,她讓伴侶的喜好就越會隨之遞減。
因為,她把一切犯錯空間給斬斷了。
男伴的觀點是:「妳一直四處公開說妳很懂男人?OK,我就來看看我到底有沒有妳說的這麼滿足、這麼幸福。」
然後瞬間發現:「沒有麻!我從頭到腳都只有5成、6成的滿足,其他的部份呢?妳有做嗎?妳知道我有缺嗎?妳不知道?妳不知道還在外面鬼扯什麼!媽的!」
然後男生就衝出去找其他女生了。
所以為什麼很多兩性專家最後都被高調拋棄甚至憤而自殺,舉個簡單的比喻,如果我去公司上班,一進去就每天大聲說:「我是英文專家,有什麼英文問題儘管來問我。」
那結果是什麼?
結果就是隔壁同事馬上會問我一連串韋氏辭典上的冷僻詞彙,等我被問倒以後,同事們就會暗暗露出微笑,心想:「哼,專家個屁!」
所以這是一個很矛盾的事,除非男女雙方都清楚地認識到:「我們今天做兩性專家、曬兩性恩愛,是為了去收割那些大眾韭菜的失戀稅,為的是賺錢,賺錢後我們一起花喔!」
才能很開心的經營下去,這也就屬於我們最前面提到的「業務型專家」。
那這樣的情侶相處不錯是因為他們超懂感情嗎?不是,是因為他們的互動屬性相合了,彼此目標一致,獲利後一起玩樂也開心。
但最後還是再次重申:
「在地球的男女感情面前,有一道稱為『科學』的障壁,用空想是無法突破的啊啊啊。」
--
封面圖是電影《全民情聖》(Hitch, 2005),片中的威爾史密斯就是又帥又聰明又懂男生女生又有各種經驗的「專家」,他濃縮了幾招把妹的技巧來販售,這部片很有趣且有很多不同角色可觀摩,可以沒事多看幾次。
而段落最後的「空想」那句話是模仿《空想科學大作戰》與《空想科學讀本》的名言,泛指所有地球物理運作都無法跳脫科學的侷限,而不是像超級英雄那些電影般可以任意發功,對感情或人際關係來說其實也是如此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