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咖啡,只有限制級的真相

2016-09-10

屍速的電影工業


先交代一下前言,好看的電影主要有兩種方向:





1. 劇情

劇情好看的話,那就算不用太大場面或太多特效也沒關係,比方舞台劇,只要有幾幕背景就能演出,如果好看的話也能讓大家掏錢買票進劇院。

在國外也不少電影就是只靠一、兩個場景就能完成一部片,比方:


《血聘》(Exam, 2009)




這部片描述一群人接到了某個超級高薪的工作面試機會,但在面試過程中要想儘辦法把其他應徵者給除掉,於是展開一場惡鬥,而場境幾乎都只在這個簡報室裡面拍攝。(預算:美金60萬)


《來自地球的人》(The Man From Earth, 2007)




這部片描述一位大學教授即將離校,邀請一群學校同事來家裡辦惜別會,然後他突然透露自己是一個永生不死的人類!引發在場所有人的各種質問,隨著他越講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驚訝難道那是真的?整部片也幾乎就在這個小客廳裡拍攝。(預算:美金20萬)


這些片就靠演員的對白來建構整個故事,而你為了想知道劇情發展也會很投入地看下去。


2. 場景特效

電影是視覺導向,所以你也可以利用豐富的新鮮畫面來讓觀眾「享受」視覺震撼,比方科幻片《星際大戰》(Star Wars, 1977)讓大家看到超前衛的太空船、《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1993)讓大家看到超真實的恐龍、《阿凡達》(Avatar, 2009)讓大家看到了超炫麗的外星世界,這些前所未見的經典元素讓往後的大場面電影都會在這些基礎上發展,現在你對太空戰役、大怪獸侵略,或各種奇幻天堂也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吧。

這三部片的導演因此成為歷史上最知名的導演:喬治.盧卡斯、史蒂芬.史匹柏、詹姆斯.卡麥隆,而這三部片則都各自間隔16年,算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你可能會以為最大場面的電影一定會花最多錢吧,要請很多臨時演員不是嗎?


但實際上並不是,影史最貴的片是像《加勒比海盜》、《復仇者聯盟》這種特效片,或像是《魔髮奇緣》 這樣的動畫片,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去製作電腦動畫。

現代的電影預算主要是貴在「明星」、「場景特效」、「宣傳」上面:


1. 明星

明星為什麼價碼高?

絕對不是因為他長得特別帥或特別美麗,而是他「曾經給你過非常好的觀賞體驗」,而這個體驗包括「他的長相在其中」,讓你往後還「渴望再看他這個人」帶給你類似的滿足。 

很多電影大明星的長相或身材都比不上歐洲的時尚模特兒,但是他們可能拍了某一部片而受到大眾喜愛後,他所能被推估的「產值」就馬上提高了。

因為模特兒走一場秀或拍一頁時裝雜誌能吸引到的人數有限,即便長相動人、走了兩小時的秀,或穿了一件滿身鑽石的服裝、拍了十幾本雜誌封面,觀眾要能從中得到故事、趣味性都極低,不會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而演員在兩小時電影中所帶給觀眾的是豐富的劇情故事,而要讓人記住某件事情,最重要的關鍵就是:


這個事物本身要有「特色」。


所以選演員真正的長相關鍵應該是「有特色」,而非最完美比例的漂亮。

好萊塢所有的大明星選角長相絕對都要求「很有特色」,而不是找什麼世間第一美女、史上最帥男模擔任,即便是我們認為非常漂亮的安.海瑟薇,她的五官比例其實也非常極端,卻因此讓我們看一次就能對她印象深刻。(注釋1)

不過華人世界並不是如此,中港台一直深信「美女吃四方」,所以華語界無數影劇都在打美女牌,希望讓每部作品都有美少女演個不論警察或特務或「現實中美少女不太可能擔任」的角色職務,也因此降低了影片給觀眾的真實感。

比方好萊塢電影《鐵達尼號》、《饑餓遊戲》、《K歌情人》如果放在台灣拍,會找原劇那樣的女演員嗎?臉胖胖?眼睛小小?下巴怪怪?

打死都不可能,絕對是要找最受歡迎的美少女藝人或首席模特兒,所以如果給我們台灣翻拍,好看程度可能要先打個對折,等到台詞寫好後就再打個對折,這部分稍後再講。


回題,因此,國外演員在演了一部賣座片後,片商推估他未來還能帶來類似產值,於是就會想再找他演戲,但是一個演員一年能拍的電影頂多一、兩部,於是他個人的「稀有性」讓他的身價提高,如果下一部片又賣座,那身價就會飆升,《鋼鐵人》小勞勃.道尼就是一個例子,接連的鋼鐵人英雄系列,讓他成為目前片酬最高的影星。


2. 場景特效

除了讓電影明星抱走的大半預算之外,特效與場景是電影最花錢的部分。

你可能會覺得:「是沒錯啦,如果要拍古裝大片、大宮廷場面什麼的,的確是要花錢去搭建場景或請一堆臨時演員,但特效呢?幹嘛一定要用這麼多特效呢?」 

對啊,以前用模型道具拍片、用手繪卡通片就很精緻了,為什麼非要不斷花大錢追求更多特效呢?


答案是:為了持續掌握最先進技術。


當你拍過一部《星際大戰》後,你就是掌握了「如何用微縮模型與定格攝影來拍攝太空戰鬥」以及「如何拍出發亮光劍」的技術,從此美國電影裡有一堆太空船飛來飛去也不稀奇。

當你拍過一部《侏羅紀公園》後,你就是知道了如何用電腦繪製大暴龍、如何用CGI特效去讓恐龍咬人、飛車追逐,從此美國電影裡有再多大怪獸進攻地球也司空見慣了。 

你必須盡可能地花錢研發模型、攝影、化妝、電腦動畫等等的新技術,一直不斷精進,直到無人能及。

就像過去每次蘋果推出新款iphone時就會被罵說:「看起來都跟前一代沒差多少啊!」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每一代的iphone其實都用上了當時最先進技術的零件,不論跟之前的性能差異有多大,但蘋果就是會不斷「運用新科技」來讓自己盡可能走在前面。 


3. 宣傳

花了大錢製作,當然也要想辦法拉最多人來電影院看片,因此這很好理解,把電影的聲勢弄大一點,大家就會好奇來看。



「那如果不走這種路數方向呢?」有人問。


假設製作預算沒有這麼充裕,或者科技資源沒有這麼紮實,那我們可以嘗試在「劇情」上做延伸,比方:

1. 主題類型。

科幻、動作、警匪、懸疑、喜劇、溫馨、魔幻、恐怖、歷史、運動、愛情、記錄片等等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詳。


2. 各行各業。

揣摩社會各領域的生活寫照:

比方業務員《華爾街》、《搶錢大作戰》、《當幸福來敲門》。

比方旅館業《美國甜心》、《小生護駕》、《麻雀變鳳凰》。

比方監獄片《刺激1995》、《綠色奇蹟》、《判獄風雲》。

比方創業片《實習生日記》、《征服情海》、《五星主廚快餐車》。

比方天才片《模仿遊戲》、《心靈捕手》、《美麗境界》。


等等的,每一個領域還可以交錯搭配。


3. 訴諸個人與生活情感。

比方每個人都會有的戀愛、親情、寵物情,或大家生活的背景、環境變遷,或大家的時代回憶、求學經歷等等,而這部分就是國片常選擇的方向,也就是描繪多數人都有的情感或經歷,使觀眾重溫舊夢或激發鄉愁情懷。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叫做《報告典獄長》的監獄片,裡面全是綜藝大咖前輩,包括張菲、胡瓜、澎恰恰、鄭進一等等的一大票明星,曾志偉跟廖峻擔任主角,劇情是牢友們的生活誇張趣事,融合了綜藝梗、名人牌、以及各種創意的搞笑橋段,雖然跟真實監獄生活有很大的出入,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非常好看。


「咦,那電影要怎麼樣才能好看呢?」



1. 好的故事。

就算是對白很少或只有記錄畫面的電影,也需要好的故事,也就是靠每一片段的材料,去建構一個「觀眾能投入」的劇情,才能讓觀眾想要一分鐘、一分鐘的看下去,想去知道後來的發展。

就像如果你拿出兩張圖片,用不同的順序給別人看,別人去感受你想表達的東西就會不一樣,這就是「故事」。因為人的腦子會因為先後不同的畫面而擁有不同的詮釋方式,所以你必須去揣摩觀眾看每一幅畫面時的可能心情是什麼,然後去安排內容的順序,而這也是精彩的簡報或演講的關鍵,要能「帶動觀眾情緒」。

所以如果你沒有好的故事,或者你無法揣摩人們的觀賞心情,那也就不太可能有好的演講、好的電影。

但有了故事還不夠,因為這並不是你一個人在台上口沫橫飛地講每個角色的互動,而是要靠演員去個別演給觀眾看,所以你還需要:


2. 好的演員。

好的演員絕對不是指「名人」,並不是有知名度的人就一定有好的演出,為什麼?

因為你真正需要的是「能揣摩大眾觀賞心情」的人來演出你的故事,他揣摩地越深入、越貼近觀眾覺得「真實世界的確會這樣發生喔!」的可能性時,觀眾才會在看電影的時候不會被拙劣的演技分心而去想說:「哼~現實世界裡根本沒有人會這樣做或這樣講話。」

所以如果你所有的電影都盡找一些名人、名模、歌手來演出,可說是極為冒險的事。


「不對啊!外國電影不就都找『大明星』來演嗎?」有人問。



但其實不是的,外國電影是找「因為演出過好看電影或戲劇」而成為的知名「影視明星」來演,而不是找其他領域裡的大明星來演。

所以,你理應需要的是「很理解社會、能跟現實世界接軌」的人來當你的演員,否則,他就只能靠「不太貼近真實的想像」來演出各種角色,就像本土國片、戲劇、偶像劇、廣告裡,你總是會覺得那些演員的表演與講話「怪怪的」,原因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該怎麼「演」。

若要用最簡單的方式描述什麼是演戲的話,就是:你把身旁的某一個人的舉動直接照做、複製出來給我們看。

如果我們大家覺得你動作、神情都很像,那你演的很好,那如果我們大家覺得差異過大,那這樣的演出就不太OK。

好的演員,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能揣測各種他可能沒有經歷過的角色卻還讓你感覺很「真實」。

他能讓你覺得:「沒錯!一個總統、一個太空人、一個殺手,他的工作、講話就是這樣的!」

而不是他演了上班族時還讓你心裡暗罵:「拜託!真的上班族根本不會這樣講話好嗎!」


所以本地常見的情況是,即便一群「夢幻陣容」的明星或美少女來演出一部片,也可能讓你看的時候會一直覺得「哪裡怪怪的」,再加上如果劇情或劇本並不怎樣,你看完後就會非常空虛,因為一點也不讓你感到真實而投入這部片。

本地演員或編劇為了消減這種現象,而採用了一種小撇步,就是大量運用「生氣」的橋段。

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國片、戲劇、鄉土劇都會一直出現生氣、大吵的畫面,因為這是我們一般人能「最無負擔去重現」的演出。

你要認真揣摩一個經理或老師的講話感覺也許很困難,但你要用平常暴怒時的心情來演「經理罵人」或「老師兇學生」或「壞婆婆嗆媳婦」就相對簡單,就是不斷大吼、大哭、怒目而視,而許多演員發現自己「生氣的戲」演得頗像回事,也就因此認為:「你看!我演的很棒吧!我是會演戲的!」

這仍是想太多了。

而只要演員講台詞很假,或表情永遠都是東區少女、型男在耍帥的模樣,那不管任何電影,也很難讓大家覺得這「好看」,頂多說:「這部片就那樣啦~你無聊要去看也是可以啦~不過我沒有很推薦啦~」。


3. 好的導演。

當你有了好的故事、好的劇本、好的演員後還不夠,你需要好的導演去把所有元素都串在一起,讓「好的故事」能透過「好的演員」與「好的場景」去呈現給觀眾一部「能非常投入」的電影。

所以好的導演更必須要「對世界有所感知」,因為他要去感應每一個畫面在觀眾看到時是心裡會覺得「好看還是不好看?」如果導演誤判就會拍出觀眾不喜歡的片。

然後他必須要去設計場景、安排演員位置與動作、決定該如何剪輯、安排畫面順序,這當中任何一個小地方偏掉了,很可能整部片最後的感覺也會差之千里。

這一整串的整合能力已經如此複雜,那更別說如果一個導演不認識這個世界、不瞭解大眾心思、平時觀察過於單薄,那要呈現出一部好的作品就非常有難度。

因為找到「好的故事」跟選出「好的演員」都是你拍片前就該去準備好的,如果沒有能力準備好的故事和演員、然後想先將就來拍一點「好看的片」實在是不可能的事,但仍有可能拍出票房不錯的電影,因為許多人會覺得滿意的元素並不是電影非常好看,而是自己體驗的感覺很棒,比方如果我看到一部劇情很糟,但是科幻場景很動人的片,還是會覺得值得,但不會去推薦別人看。


國片主流通常著重在「愛情小品」或「綜藝梗」兩個元素,因為愛情片能讓多數年輕人買單,而綜藝梗則能直接激起許多人的溫馨與歡慶心情。

很多台灣人會因為某首歌曲或團康活動而瞬間找到集體共識,最有名的這類歌曲有《流浪到淡水》、《愛拼才會贏》,集會場合裡當有人號召唱:「有緣、無緣、大家來做伙~」,大家不論彼此多陌生也多半會覺得:「好吧,就一起加減唱吧,反正是一首正向的歌麻。」而許多樸實的男生更是在這種時候會無比歡樂地大聲唱,有著濃濃的鄉土情懷。

這類歌曲或綜藝梗能讓許多人都覺得熟悉、自在,而貢獻了不少電影票房,即便可能評價不好或讓不少其他觀眾反感:「為什麼我們總是只有『這種東西』而沒其他主題?」

但「沒有更多主題」的問題癥結可能不在於「愛情片太多」或「總是綜藝梗」的笑點,而是沒有其他主題的那種人存在。

因為這些喜歡拍愛情片、小品片的人,他就是想拍「這種片」,那大家在嘲諷他們:「台灣還要拍這種片拍多久!」的時候就很沒意義,就像是假設我問:「到底建商還要蓋醜房子蓋多久!」、「到底馬路還要鋪脆脆的鋪多久!」都是亂鎗打鳥,因為這是他們的本質政策與目標,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市容有漂亮的房子或堅固的馬路,那我們應要找「想蓋漂亮房子的人」或「想跳脫每年同一條路『挖三次、鋪三次』思維的政府」。

同樣的,想要有愛情小品片以外的電影主題,應該是要看現實中「有沒有存在想拍其他主題的人」,如果有的話,也許還有一絲機會。


「那預算呢?拍其他主題的片不是更花錢嗎!」有人質疑,


滾石雜誌評薦的21世紀最佳科幻電影中的《命運之門》(Primer, 2004),預算只有美金7,000元(約新台幣23萬),但票房卻達美金54萬(約台幣1800萬)。(Wiki資料

而英國驚悚片《28天毀滅倒數》(28 Days Later, 2002)的預算則是800萬美金(約台幣2.8億),但是票房卻高達8400萬美金(約台幣29億)。(Wiki資料

這樣的預算在台灣其實已經有可能達到,所以也許我們要思考:

即使在小預算下,如果沒有好的故事、好的演員,我們也沒辦法拍出好的小片。

而就算哪天真的有大預算降臨,我們有拍攝複雜場面需要的電腦特效、場景安排的技術嗎?前面說過,這些科技與拍攝經驗是要靠不斷學習最新科技、嘗試應用,然後累積的,如果沒有,最後我們不是要去花很多錢自己摸索、就是會做出質感怪異的大片。

那如果既沒有預算、也沒有好的故事、也沒有好的演員、也沒有喜歡其他主題的發起人,那...


還是再等等吧。





《屍速列車》讓很多人感慨的原因就在於,大家沒料到韓國居然能突然拍出一部場景豐富、演員不做作、特效逼真而有國際水準的殭屍片。

就劇情來說,這部片融合了許多經典殭屍片的元素,尤其是:


《世界Z戰》(War World Z, 2013)




由布萊德.彼特主演,描述全世界突然殭屍病毒大爆發,然後布萊德.彼特帶著家人努力逃跑並想辦法找到解救人類的方法。




這部片裡,幾乎所有地面背景、爆破場景、交通工具、殭屍,甚至許多配角,都是電腦動畫做出來的。




比方經典的「殭屍跳牆摔到公車上」一幕裡面的殭屍都是電腦動畫,但是衝得又快又猛,讓人驚心動魄,後來《屍速列車》的導演也安排了一幕「殭屍跳窗摔到火車上」來重溫。




當然還包括「殭屍追飛機」的一幕,看到這麼多殭屍追你應該會覺得世界完蛋了吧。




《屍速列車》則是用「殭屍追火車」來重現,雖然量級不一樣,但是動員這麼多人就足以讓你感到同樣的恐懼。






整部片大量用電腦特效的結果,就是最後製作費高達1億9千萬美金,是影史上最貴排行榜的第45名,比絕大多數你想像得到的科幻片都來的高。

《屍速列車》的總預算推估是860萬美金,是《世界Z戰》的二十分之一不到,因此沒有用電腦動畫來呈現殭屍,而是大量用真人演員扮演。


這部片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有:


1. 從空中俯瞰的扇形火車軌道。




雖然這不是電影劇組蓋的,但是在電影開頭看到這樣的建築體就顯得氣勢磅礡,讓人預期彷彿這真的是一部不錯的片歐!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台灣沒有這種樣式的火車站,所以我們不自覺地被先聲奪人了。


2. 殭屍快速地奔跑咬人。



電影《世界Z戰》的殭屍會「超高速奔跑+飛撲」,各種萬人進攻的大場面更讓觀眾目瞪口呆,紛紛心想:「要是自己遇到可怎麼辦啊?」

但那是電腦動畫才能讓殭屍飛跳的異常遠,韓國沒有這種預算,所以他們用真人來演出殭屍眾,然後訓練演員做一些肢體扭動角度很大的動作與顫抖,等到真實開拍時,要求每個人一定非常入戲,不要打混。


拍電影需要很多臨演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裡面有很多演員因為覺得尷尬而不敢認真演出動作,最後被觀眾發現:「裡面有人在裝死啦!」而減少了電影真實感。



比方盧貝松的電影《聖女貞德》就是這樣,每一場士兵近身戰都有演員在混,隨便揮舞個長劍就想打發,很可惜。



但《屍速列車》卻沒有任何一點讓你看出破綻的地方,每個殭屍演員都扭曲身體很用力地跑、用力地跳、用力地飛撲路人,然後再用力地假咬,一連串的動作讓你感到幾乎就是《世界Z戰》的高速殭屍水準了。



而為了讓演員的「真人感」沒那麼明顯,所以幾乎沒有很清楚的殭屍臉特寫,都是運用快跑、快轉鏡頭的晃動來帶過,讓殭屍的那種「不自然快動作感」更為強烈。


3. 火車特效。

2013年有兩項電影科技有了突破,所謂「突破」就是從實驗到「實際應用後成功」,分別用在兩部電影裡: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珊卓.布拉克在外太空出任務的畫面裡,宇宙的黑暗與太陽的光影顯得無比逼真,讓人覺得好像她真的在外太空旋轉漂浮一樣。

過去要拍出這種感覺靠的是用可活動的燈具在演員四周移動、模擬片中所需要的光線,但這部片裡由於珊卓.布拉克等太空人會不停地旋轉移動,所以用可動燈具的話,電線跟燈架組會不停干擾甚至纏繞,因此劇組選擇嘗試了另一種方法。



他們使用了這種全周天式燈盒,把實際會用的環境場景直接用投影在上面,模擬需要的場景光線。




拍攝時就用攝影機架在外面,然後只要在燈盒中間旋轉、移動演員即可。





最後演員身上的光影就跟電影劇情裡出現的場景一致了,再用後置特效把太空艙或星空給加上去,成為我們電影裡看到的那樣,很酷吧!




而另外一部片則是:


《遺落戰境》(Oblivion, 2013)


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科幻電影,片中他住在一個雲端上的房子,每天開著科幻飛機四處巡邏。



過去拍攝這種場景時會用藍幕背景,然後再把天空或景色給後製上去,但這部片為了追求更逼真的效果,所以是直接在拍攝場景周圍搭設圍繞式大螢幕,然後把需要用的真實天空影片直接投影上去,如上圖。



劇組們先去夏威夷的火山上拍了一個星期的雲海與星空。



等到實際拍攝時,就全部用投影的方式,讓演員身上的色調、光影,以及建築物體的反光、窗外的景色都能完整呈現,彷彿真的就是在雲海上拍攝。



而這個投影的技術就被拿來用在《屍速列車》。



將拍攝用的車廂兩排安裝投影螢幕,然後播放不論是移動的景色或車站場景。



實際拍攝後,就能模擬列車行進間的窗外景色與移動感,而你在觀賞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的不對勁。





而像這一幕主角們要趕著上火車時,車廂外的拍攝只用了一節車廂在跑,然後前後用綠幕遮著,等後置時再電腦特效加上出整列火車,但你也是完全看不出破綻。



拍攝內景時則是這樣搭建一節一節不同的車廂場景,從外部拍攝。






當韓國電影成功應用了這些技術、特效後,他們就從此有了這種操作經驗與知識,要拍類似的片也沒問題了,然後未來就可以再往下一項電影科技探索。


我對這部片印象最深的地方就這三點,沒了。



「啥?就這樣?」有人回神後問道,因為網誌字太多了。


許多人感慨說這部殭屍片的勝利是什麼韓國有民族自尊心、有民族團結、有政府政策扶持、我們本土預算不夠、本土主題不廣、本土片商眼睛小,等等的外在環境考量。

不過我們再探究一下,《屍速列車》很明顯的是韓國想要用稍微土法煉鋼一點的方式去拍出《世界Z戰》等級的殭屍片,那如果我們再用更土法煉鋼一點的方式去拍《屍速列車》等級的僵屍片呢?可行嗎?


人家「殭屍追飛機」、「殭屍追火車」我們拍不出來,那「殭屍追Gogoro」總可以吧?

美國電腦特效畫一萬個殭屍、韓國動員一千名臨演假裝殭屍,那我們好歹要能動員一百人或十個人來演殭屍吧?



我們真正該害怕的是:



如果我們連這樣的等級都辦不到呢?



--


後記:

文中提到《報告典獄長》,那是讓我覺得創意十足,印象很深的老片,每個演員都很有力道,能很「放開」地去表演,每個搞笑動作都超級自然流暢,那你覺得很剛好

但後來的國片與戲劇裡總是有著大量的不自然感,而演戲最怕就是講台詞頓一下或提高音量裝一下,你心裡面馬上會有一種:「拜託~拜託!」的癱軟無力感而讓人想轉台。

而這會起示範作用,當你用這種方式演戲,你的後生晚輩、電視機前面想要從事影視表演的人,就會模仿你這種講話模式,最後就毀掉了。

回想一下,當你看好萊塢電影時,不論大片、小片,真正讓你覺得「這部片不錯噢」的關鍵元素並不是預算有多高或場面有多大,而是你會想要去看完這段影片中演員的對談與動作。

你就是想看他們去那樣動、那樣演。

就算從這種電影裡截取其中的一,兩分鐘片段也能讓人回味無窮,不信的話你等等去找《屍速列車》的預告片,你還是會覺得那樣短短的片段很好看。

可是當你看本地廣告,比方youtube看影片前的那種台灣拍的廣告,你光聽到演員講出第一句台詞,你就想馬上把音量關掉,然後期待趕快略過,為什麼?

因為那種語氣、內容實在是都太假了。

如果連一句台詞都撐不起來,那要去要求電影,好像就顯得過於苛刻。



--

後後記:

盧貝松、盧卡斯、史匹柏等人都曾表示過,他們心中一直有些非常非常想拍的故事,有些人等了十年,有些人等了二十年,但是他們心中,一直有故事想去拍。

這部分點到為止。







Share This:    Facebook

11 則留言:

  1. 其實火車站真的還好,就是個普通的火車站阿~ 歐洲很多這種月台的設計(如法國國鐵SNCF),話說KTX也是採用法國的系統。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但我是說看電影時的感受~以及印象深的地方~^^

      刪除
  2. 不能認同你再多了。

    "所以本地常見的情況是,即便一群「夢幻陣容」的明星或美少女來演出一部片,也可能讓你看的時候會一直覺得「哪裡怪怪的」,
     再加上如果劇情或劇本並不怎樣,你看完後就會非常空虛,因為一點也不讓你感到真實而投入這部片。"

    最近進戲院看電影。就有一個現成國片的例子,連預告片都人坐立難安。尷尬不已。巴不得他快點播完。"終X舞班。"

    回覆刪除
  3. 沒有去過高雄火車站嗎?

    回覆刪除
  4. 彰化火車站真正的「扇形」車庫
    http://blog.xuite.net/abovetaiwan/twblog/134106063-%E6%89%87%E5%BD%A2%E8%BB%8A%E5%BA%AB

    回覆刪除
    回覆
    1. 說大車站機械調度場就好;圖上的不是扇行車站機械調度場。歡迎來彰化參觀扇行車站!

      刪除
  5. 我覺得你拿預算來比也不妥,就算我們有那個預算我們也不一定像那樣的電影,因為我的的電影文化不像那麼那麼深,他們每個分工是非常細的,好萊屋光看臨時演員或配角就可以在哪幾秒內令人刮目相看,台灣的電影配角是真的路人演員一講話就讓人出戲,但我不覺得台灣沒有辦法拍出好電影,魏德聖也是花好幾十年想拍一部賽德克巴萊,還先拍了海角七號賺錢,短近勢力的商業電影就不談了,是需要李安或魏德聖這種格局比較大能夠創造並駕馭一個虛擬的世界觀的導演其實預算都還過的去 是導演人材問題,而且殭屍畢竟是國外的東西只是韓國把他搞得不錯,如果你叫好萊屋拍還珠格格一定也會弄的四不像,我們有自己的文化不用一昧的去學別人或跟別人比較但你說的我80%認同 好文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說的沒錯,所以我就先不追加延伸了,感謝你的耐心回復。

      刪除
    2. 六一七,補充一下,我剛才發現,你講的第一句話是一個關鍵,就是「我覺得你拿預算來比也不妥,就算我們有那個預算我們也不一定像那樣的電影」。
      這個想法我之前也想過,就是台灣的綜藝節目或唱片圈,常常有人說國外的資金多高多怎樣,但是認真想,如果真的我們一集有個幾百億預算,綜藝節目能非常非常好看媽?這是一個很寫實的問題~

      刪除

my instagram

搜尋網誌裡的:

Popular Post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