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華咖啡廳.網誌是日常各種感想,主軸是想要探索「人類的思維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影響行為」。多數大眾行為研究都是靠實驗,但這有兩個問題,一個是「人們在做實驗時,行為或想法多半會去調整」,一個是「很多成因無法被意識到,而無法做實驗」。
簡單說就是,你不知道「原來人會因為某種原因而做出某種行為」,而忽略這個行為其實是被某個「思維模式」所影響,當你忽略一連串思維的影響後,你其實就不知道人們的行為反應是怎麼來的。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問世間情為何物」或「熱戀結婚為何又離婚」這類問題,這背後的整套思維模式過去沒有人理解,進而到「為什麼世界和平不可能?」「為什麼人們會自相殘殺?」「為何出發點是好的卻走向毀滅?」「為何人們喜歡音樂?」「為何低俗趣味也有人喜歡」等等各種社會、人際問題,我們都一一找出原因。
但這些探索是由痛苦的經歷所壓碾出來的,你可能要被迫犧牲重要的事物,才能換來一個看似簡單的體悟;更常見的情況是,你很可能追不到你要的答案。
因為這個世界的絕大多數人們是處在「矛盾狀態」,而不是「因果狀態」。比方如果你很窮,因此過很慘,這就是因果狀態;但絕大多數人都是處於類似「在『讓自己好』或『讓他人好』之間,選擇『讓大家都慘』」這樣的矛盾。
有錢的人過著清苦的生活、漂亮的人過著悲情的生活、擁有資源的人過著無為的生活、沒有美感的人拼命醜化市容,等等的。
是的,世界上只有極少數人認真生活。我說的不是辛勞、拼命賺錢、假裝好人、自認清流那類,而是真正活得值得成為「榜樣」的人,全地球大概不超過 2%。
在這當中的一部分人如果有機會、有資源,那他們會帶給世人各種經典作品、感人作品,而另外其他的人即使沒浮上水面,沒意識到自己潛能,也總是在試著讓世界變得好一點點。
而人生的關鍵矛盾是:如果你本來就擁有什麼,那你就很難意識到「因為你沒有這樣東西而產生的痛苦所帶來的頓悟」。
有很多東西我想寫出來、希望能幫到某些人,但如果你原本就生活無虞,那你可能就不會有相關感受;而如果你有相關感受,那你可能會被生活壓到喘不過氣,或至少沒有資源能來完成些什麼。
這也是美國夢令人嚮往的地方,美國的自由,讓他們有足夠多的人可以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湊到志同道合的人,可以拍大片、唱搖滾、蓋大樓、發射火箭、發揚健身,創造出影響全球的黃金80年代、90年代,讓全世界一次又一次有新的視野、新的指標。
這些難道不令人嚮往嗎?
我曾提出一個願景:追求人生的最愛與夢想,呈現最好的作品與表演。
就是因為從小看好萊塢電影、聽美國流行歌長大,所以一直熱血沸騰地想要讓我們也能變成那樣。我的每一篇文字、每一件作品、每一張照片,都是在當下能力範圍所及能呈現最好的成品,希望大家不虛此行。
「如果我曾知道更恰當的方式,我也會毫不保留地把我知道的好東西通通告訴你。」
by Hyatt Pan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