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治療感冒有很多種方法,比方喝柳丁汁、喝可樂、喝加鹽沙士、喝雞湯、喝熱水、喝花草茶等等的,每一種方法都有擁護者,他們由自己的經驗判斷:「當我感冒時,我喝了『這玩意兒』後就好了,因此證實有效,且是本人親身經歷。」
這樣的想像到了人類發現病毒的存在後,才真正找到感染機制與治療手段,但同時,過去的偏方擁護者並沒有接受同等的醫學教育,所以在現代社會裡,面對各種疾病,現代醫學與民俗療法同時存在,只不過有些病,人們「比較知道」民俗療法沒效,而會跑去看醫生,比方那些沒有症狀就突然身體爆掉或死掉的病,連觀察都來不及,那也無從有經驗療法了。
通常只有那些拖很久的病,才會有偏方,就是人們試驗了一輪各種方式後,發現身體居然好了!於是回想到底是中間做了哪些舉動或吃了哪些東西造成的?
偏方跟現代醫學的最大差異在於「有沒有科學驗證」,而科學驗證的關鍵是「找到真正原因」。
為什麼有閃電?為什麼有日蝕?農作物為什麼死了?
古代人面對這些問題只能拼湊答案:「啊!大概是天神發怒了吧~大概是沒有殺幾個人獻祭吧~大概是植物被詛咒了吧~」
這些說法現在聽起來很荒謬,因為我們知道那些不是真正原因,因此現代沒有「天神會發怒」的擁護者,而是知道要用科學去研究成因、原理,然後再想對策。不過,在許多領域,我們仍然有大量非科學或「想科學卻科不起來」的擁護者存在,簡單可分為:
空想派
比方「點石成金」術,這是想像中的法術,只要你用手指點一下石頭,石頭就能變黃金,由於是空想的,所以不同信仰者會創造各種想像來支撐主題,比方說要用誠心、比方說要站在特定的方位、比方說要用特定的石頭。
古代人跟小朋友都常活在空想的世界,因為人的想像力豐富,所以可以光靠用想的就能快速解釋這個世界是非常過癮的事,人們心裡就不會被太多問題困擾,缺點是,空想派的各種超能力、超技術實際上都沒有效,只能在「轉述」的時候描述的天花亂墜,比方「聽說古人可以點石成金、可以飄在空中、可以騎掃把飛行。」但真要找能辦到的卻一個都沒有。
經驗派
比方「煉金術」,這是由經驗推測出應該要有的技術,像你在家裡炒蛋時,發現透明液體的蛋白居然加熱後就變成白色固體了!這是多了不起的發現!那如果用其他金屬來加熱煮一煮,難道就不能變成黃金嗎?
於是人們把各種金屬拿來加熱、混合、竭盡所能地惡搞,「再」加上以訛傳訛:「喂喂喂!聽說隔壁村的小華用咖啡提煉黃金成功了!我們也要加緊努力啊!」而讓人類沈迷上千年。
經驗是動物生存的關鍵,「看到火能避開」跟「知道用火」都是經驗,但還不到科學,要進到科學必須知道「原理」,而尋找原理的時候就要觀察各種可能性才能去做分類、歸類,最後在技術可行的前提下,去發掘最後的原因、原理。
人類很早就知道吃不乾淨的東西會生病,但技術上無法進一步觀察,要到顯微鏡發明後,我們才能看到微生物,等到我們能觀察到小至細菌、病毒、分子、原子的級別後,空想派跟經驗派就很少擁護者了,因為許多科學原理被確立了,但在還沒被科學研究出來以前,經驗跟想像仍是多數人的心理支柱,再者,雖然科學不斷有新發現,但這些新發現要能普及大眾還需很長一段時間,而在科學還沒有到達的地方,空想跟經驗仍是人類最直覺、理性的判斷方式。
技術足夠的話,理論上,人際交往也能運用科學研究。
要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是要能將人分類,分類後研究各別喜好及思維方向,就能推導出兩個人是否適合。
「亂講!要是這麼簡單的話早就有人做了!」有人跳出來說。
對啊,如果只要稍微研究一下就能有成效,這樣的研究為什麼沒人做呢?
而結婚時,男女雙方又是用什麼方式判斷這個人值得託付終生呢?
(注釋1)
合乎大家意料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用「空想」跟「經驗」來判斷是否適合結婚,幾乎沒有人會去思考對方的本質、行為、思維模式,原因是:
1. 繁衍效用低。
在天災人禍、兵荒馬亂當前時,生物要不被滅絕就是趕快生小孩,最好是一到生育年齡就馬上繁衍,根本沒時間考慮:「在一起快不快樂?小孩快不快樂?未來又如何呢?」生下來再說!
生了以後就趕快找吃的、遮風避雨 、等小孩長大,小孩長大以後就趕快再生!這樣的生物本能對於動物及智慧生物(比方人類)都是凌駕各種理智思維與欲望之上的行為控制指令,如果沒有這樣的指令,人類可能在一場又一場的戰爭裡就理智地想著:「媽的!未來一片茫然,生小孩來世界上挨子彈嗎!不生!」那人類就滅絕了。
但歷史發展上,戰爭一場比一場恐怖,人們卻還是沒停止過生小孩,父母都想著:「我也不知道爲什麼,但就覺得應該生個小孩才對,而且小孩很可愛,我想生一個來玩玩。」
那站在社會上那些不幸福小孩的立場,他們完全有權利質問自己的父母:「為什麼要把我生出來?難道是生好玩的嗎?」
這些父母也只能戴上耳機繼續追劇,假裝沒聽到,因為他們只是被本能驅使,而不是合乎邏輯的理智行為。
2. 抵觸愛情。
有人跳出來說:「我結婚又不是為了要生小孩!是為了愛!L.O.V.E!」
那愛情是什麼呢?
在《華華咖啡廳》我們定義過:
愛情,就是遇到一個可以瞬間觸動自己對於未來想像的對象。
也就是當愛情故事突然發生,你腦中那「複雜、多重、融合過往經驗的喜好,與潛意識的各種私慾、貪戀」通通都瞬間組成一套對於美好未來的澎湃想像!這個想像隨著時間過去,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期待!
也就是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會極端渴望去享受對方「能帶給自己開心滿足」的各種特質,因此希望「能跟這個人有未來」。
請注意!是「能帶給自己開心滿足」的特質,而不是「世人普遍認可的正面條件」。
所以因人而異,有些人喜歡物質、有些人喜歡名份、有些人喜歡趣味、有些人喜歡情慾、有些人喜歡能當小公主、有些人喜歡能當大男人,等等的愛情盼望,但通常都不會是什麼「溫柔、體貼、上進、認真、有原則」這種,因此多數感情小品文、語錄才會把這些「最普通的條件」當成最難得的優點,因為多數人當初選對象的時候,都是以其他條件為優先。
比方如果你跑去跟女生說:「千萬要想清楚喔!男生有錢是很麻煩的喔!會亂來喔!能挑的對象多喔!主動送上門來的也多喔!」
那女生最理性的選擇是什麼?
當然是騎驢找馬,直到找到又有錢又乖的男生才定下,但除非妳條件很好或不斷增加自己優勢,否則如何能一直往上高選呢?因此女生會想:「身旁這個已經不錯了,雖然缺點一籮筐,但如果過了這個村恐怕就沒這個店了~」
此時如果跑去結婚,請問這是最好的選擇嗎?
當然不是,可是在此刻,這個男生能付出的「有車、有房、有正當職業、能帶自己出國玩、能帶自己見家人、能在此刻娶我」符合了女生戀愛理想的最主要條件,那你要她再找找、再研究,就牴觸了戀愛發展。
而問題就在於,愛情牽涉的是未來,婚姻牽涉的是時間。
人類很難想像長遠後的未來,但終究會渡過長期的時間。
所以這類人的愛情,所觸發的美好想像都持續很短,一開始最美好,彼此非常陌生,隨時心都砰砰跳,充滿無數熱戀想像,而這時如果跑去結婚,結果「才」發現對方習慣不好、態度不好、價值觀不好、生活目標不同、甚至!長得也不太好(注釋2),那也來不及了,於是婚姻就出問題。
這就是市面上幾乎所有婚姻問題的背後根源。
就是,妳想像的美好很遠很廣,但實際上卻通通不是如此。
也就是當愛情故事突然發生,你腦中那「複雜、多重、融合過往經驗的喜好,與潛意識的各種私慾、貪戀」通通都瞬間組成一套對於美好未來的澎湃想像!這個想像隨著時間過去,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期待!
也就是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會極端渴望去享受對方「能帶給自己開心滿足」的各種特質,因此希望「能跟這個人有未來」。
請注意!是「能帶給自己開心滿足」的特質,而不是「世人普遍認可的正面條件」。
所以因人而異,有些人喜歡物質、有些人喜歡名份、有些人喜歡趣味、有些人喜歡情慾、有些人喜歡能當小公主、有些人喜歡能當大男人,等等的愛情盼望,但通常都不會是什麼「溫柔、體貼、上進、認真、有原則」這種,因此多數感情小品文、語錄才會把這些「最普通的條件」當成最難得的優點,因為多數人當初選對象的時候,都是以其他條件為優先。
比方如果你跑去跟女生說:「千萬要想清楚喔!男生有錢是很麻煩的喔!會亂來喔!能挑的對象多喔!主動送上門來的也多喔!」
那女生最理性的選擇是什麼?
當然是騎驢找馬,直到找到又有錢又乖的男生才定下,但除非妳條件很好或不斷增加自己優勢,否則如何能一直往上高選呢?因此女生會想:「身旁這個已經不錯了,雖然缺點一籮筐,但如果過了這個村恐怕就沒這個店了~」
此時如果跑去結婚,請問這是最好的選擇嗎?
當然不是,可是在此刻,這個男生能付出的「有車、有房、有正當職業、能帶自己出國玩、能帶自己見家人、能在此刻娶我」符合了女生戀愛理想的最主要條件,那你要她再找找、再研究,就牴觸了戀愛發展。
而問題就在於,愛情牽涉的是未來,婚姻牽涉的是時間。
人類很難想像長遠後的未來,但終究會渡過長期的時間。
所以這類人的愛情,所觸發的美好想像都持續很短,一開始最美好,彼此非常陌生,隨時心都砰砰跳,充滿無數熱戀想像,而這時如果跑去結婚,結果「才」發現對方習慣不好、態度不好、價值觀不好、生活目標不同、甚至!長得也不太好(注釋2),那也來不及了,於是婚姻就出問題。
這就是市面上幾乎所有婚姻問題的背後根源。
就是,妳想像的美好很遠很廣,但實際上卻通通不是如此。
妳以為老公的錢能讓妳花,沒想到錢在婆婆手上,於是妳花不到。
妳以為老公是好爸爸,沒想到他只對小孩好,對妳可一點也不好。
妳以為老公單純安全,沒想到他只是本質無聊,於是妳終生無聊。
妳以為老公大男人可以幫妳駕馭世界,沒想到他只用巴掌教育妳。
妳以為跟老公情投意合,沒想到他只是見少識窄,婚後才遇到真愛而離開妳。
妳以為生小孩可以挽救婚姻,沒想到根本沒用,還連帶拖累小孩的幼兒心智。
雖然這是用女生舉例,但對男生也同樣適用,有多少男生就是因為覺得:「結婚好玩啊!」「生小孩圓滿啊!」「三代同堂幸福啊!」「不能讓小孩叫別人爸爸啊!」「老婆要選單純無聊的才不會有被外人搭訕的危險啊!」於是憤而娶了,婚後這些戀愛想像破滅了,回頭再看就是一位討厭的黃臉婆在家裡,於是自己心情也不好,每天愁眉苦臉。
路上所有表情不好的男人,都是因為看老婆、看婚姻不爽,覺得自己這一生「零」成就、零滿足,創業失敗的男人反而還不至於會這麼淒苦,因為創業失敗可以東山再起,對「未來」還能有所期待,如果你婚姻失敗又不想離婚,請問還有未來可言嗎?當然就沒有了。
所以,愛情那種「不計時間長短」的未來想像,導致了你在其中無法理智研究對象,相反地,如果你已經感情沒了,再去思考就能很清晰,而大家不覺得這很惱人嗎?
想像破滅前,一切美好;想像破滅後,一無是處。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地事前「檢查」自己的想像?
因為戀愛感的觸動是人類本能的「強愉悅」,如果大家都能繞過這個本能,那現存婚姻可能九成以上會崩解,人類又滅絕了。
雖然,社會上也有極少數的人沒有很強的戀愛感受,但他們常常還是因為其他社會因素而嫁娶,比方父母安排了相親,或自覺「應該要結個婚吧~」於是還是跑去結婚了。
3. 不知道有所謂類型。
地球上有七十多億人,我們多半以為「那好歹有幾千萬種類型的人吧?」因此覺得無所謂分類這回事,同時又一直被主流師長跟朋友莫名地正面告知:「你是獨一無二的!特別的!最棒的!」導致我們也認定自己是不屬於任何類型。
此時要去研究思考身邊的對象就變得更不可能,只能籠統地區分為:
「這我老公,條件好,是我的老公。」
以及,
「渣男!這是渣男!渣男欺騙感情!」
也就是一個又愛玩、又油條、家境有成、金手起家、不知人間疾苦、不知人生目標的人是交往對象時,我們覺得「他條件很好」。
但等到他甩了你、不給你好、給別人好、或「一次給很多人好」的時候,我們就覺得上當了!
但這明明是同一個人不是嗎?
這狀況同時適用男女雙方,也可能一個女生漂亮、自信、懂事、懂技巧,那她想當誰的女神,難道不是她說了算嗎?
而且「女生去外面找男生」比男生去外面找女生容易,男生你要準備汽車、晚餐、話題、穿著體面、甜言蜜語,但女生只要「人到」就好了,只要露個臉,男生們就心滿意足了。
而且「女生去外面找男生」比男生去外面找女生容易,男生你要準備汽車、晚餐、話題、穿著體面、甜言蜜語,但女生只要「人到」就好了,只要露個臉,男生們就心滿意足了。
所以,邏輯上來說,婚前你該怎麼做?
當然是先問問對方:「我是不是你的最愛?我是不是你的唯一?你有沒有哪裏不滿足?」
這是不是一次掃遍「大多數的感情問題」了!(注釋3)
但女神或條件好的男生都會說謊,因為這些人的條件「明明可以得到更多」,為什麼要輕易地定下來?
當然是先問問對方:「我是不是你的最愛?我是不是你的唯一?你有沒有哪裏不滿足?」
這是不是一次掃遍「大多數的感情問題」了!(注釋3)
但女神或條件好的男生都會說謊,因為這些人的條件「明明可以得到更多」,為什麼要輕易地定下來?
加上一般人從沒想過該問這個,而天真地用自己經驗判斷:
「你應該跟我情投意合吧?」
或
「妳應該也陷入熱戀吧?」
否則,
「你怎麼會這麼喜歡找我過夜呢?」
或
「妳怎麼這麼喜歡拿我當工具人呢?」
所以一般人覺得:這必定是戀愛沒錯!於是又開開心心跑去結婚了。
但這終究是考慮不周。要了解人的類型別無他法,就是多觀察、多研究,就跟男生研究汽車或女生研究保養品一樣,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要知道自己是什麼類型!
有很多類型是「不討喜」的,容易惹人厭或在他人心中埋下排斥種子的,那也許一開始對方被我們的美貌、物質或其他條件吸引,但等新鮮期過了後就湧上強烈的反感,於是鬧翻。而我們幾乎從沒有辦法去意識到自己是顧人怨,原因是:
4. 人權。
如果不是適合的人,那就先緩一緩,不要急著結。
如果已經結了,那好歹也先不要生。
如果已經生了,那好歹在某一天,自己也該振作自己,重新找回人生的掌握權。
也許你可以對小孩好一點、也許你可以選擇經營事業、
也許你可以用興趣作品娛樂他人、也許你可以讓自己多微笑一點。
然後,路人看到你在笑,心情也會好一點。
--
注釋1:
「結婚時,男女雙方又是用什麼方式判斷這個人值得託付終生呢?」
但這終究是考慮不周。要了解人的類型別無他法,就是多觀察、多研究,就跟男生研究汽車或女生研究保養品一樣,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要知道自己是什麼類型!
有很多類型是「不討喜」的,容易惹人厭或在他人心中埋下排斥種子的,那也許一開始對方被我們的美貌、物質或其他條件吸引,但等新鮮期過了後就湧上強烈的反感,於是鬧翻。而我們幾乎從沒有辦法去意識到自己是顧人怨,原因是:
4. 人權。
科學家辨認出各種細菌、病毒後,想消滅誰就消滅誰。感冒病毒不能抗議說:「我們也只是想好好地活著!傳宗接代!」牆角黴菌也不能吶喊:「我們是特別的!我們是獨立的!為什麼要用漂白水澆我們!」
沒辦法,因為病毒沒有人權,但討厭的人可是有人權的。
大男人很討厭,但你能公開藐視大男人嗎?你的鄰居是大男人、成天罵老婆;你的業務員是大男人、成天上酒家,你能說什麼?你敢對他們的老婆說任何話?
不行,見面時依然是陪笑臉地問候。
所以大男人、小氣鬼、壞婆婆、懶老公、笨媽媽、刻薄太太、無趣人士等各種討厭鬼,通通都沒有人能去指責他們,那如果他們一生中都沒被別人「指認」,他當然也就無法改這些壞習慣、壞個性。(注釋4)
同時,一般大眾也就沒辦法清楚地學習到:「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該避開的問題人物啊!」
大家就又牽著手開開心心地去結婚了,人生苦不堪言。
「但教練!我好想結婚啊!」有人跪下來泣訴。
好的,但為什麼呢?
如果是要見證愛情,那何不「交往更久、談戀愛更久」就好了?
何不「天天買戒指、天天送禮」給對方?
何不「天天做盡所有肉麻之事、分分秒秒傾訴情意」?
為什麼非要為了一紙證書而把彼此綁死?
「因為,教練!我好想被綁死啊!」有人不依不饒。
是的,人類的一切行為的終極指導準則還有一項:
5. 欲望。
欲望不是單指情慾,而是所有腦部產生的愉悅感,「追尋愉悅感」這個動機幾乎主導了人類所有的行為。人類主要追尋慾望的模式有兩種:「得到更多」跟「持續得到」。
a. 得到更多
這很好理解,比方:
你今天賺到一百萬,未來就想賺一千萬;
你去過日本旅遊,未來就想去看看歐洲;
你爬過百岳,未來就想挑戰聖母峰;
你偷吃過一次,未來就想吃更多次;
等等的,人類總是想要更多,而這樣的欲望會跟所處的社會環境交互作用。
比方在資本國家,你可以拼命炒房,賺到幾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雖然你明明知道花不完,但就是無法停止自己去「繼續炒」,於是房價就永恆高漲。
如果你在北韓國家,你可以拼命讓百姓挨餓,賺到幾百輩子都吃不完的漢堡薯條,雖然你明明知道此生吃再胖也吃不完,但你還是不願分給老百姓一點,於是民眾就永恆飢瘦。
如果你在歐洲國家,都市建築漂亮、人人都有個小窩、隨處都是漂亮的街景或河岸,那你可能就不想炒房也不想霸佔所有糧食,而決定致力於創作或為世人貢獻。(注釋5)
b. 持續得到
那如果我們得不到更多愉悅、更多爽感的話呢?那人就會追尋「小量、持續」的愉悅感。
假設我不能年年加薪?那起碼就讓我繼續能領同樣薪水吧~
假設我不能看到更多好片?那起碼讓我每天有追不完的劇吧~
這樣我們就理解了,在感情裡如果要更快樂,想靠「持續熱戀」非常困難,需要雙方都有趣、有興趣、有情慾、有對世界的好奇、有想要上進的衝力或最起碼「有安於現狀」的耐力,這些條件加總對一般人來說太過苛刻,於是,追求「更多戀愛感」變成比較容易達成的選項。
送小禮物、送大禮物;
去小旅行、去大旅行;
公開承認、宣告親友;
曬小恩愛、曬中恩愛;
咦?再來呢?怎麼能做的事情這麼少啊?
請問,你要怎麼能做到「讓感情更轟轟烈烈」的舉動來讓自己有更大的愉悅感?你要怎麼樣能曬到更大的恩愛?
理論上應該是「你要變成一個更好的人,為這世界做更多貢獻或幫助更多的人,讓你的伴侶覺得選你真的選對了!」形成一個不斷向上增加的進步曲線,此時即使不主動曬恩愛,旁人也會幫你們煽風放煙火、稱讚你們,變成曬「大恩愛」,但曬大恩愛容易嗎?非常難。
而也要再次強調,如果你們能接受「安於現狀」的話,彼此不做什麼也能很快樂。
但問題就在於,向上進步他媽的太困難也太花時間了,而多數人又不願意安於現狀,覺得:「我只是想要感受更多戀愛感,犯得著去擔這麼多人生目標嗎!?」大家心裡的矛盾不斷糾結。
於是,當你無法曬更大的恩愛又不願意安於現狀時,結婚變成一個「可見又可行」的大目標,就能讓想像力再次馳騁:
結婚!那會是最美的一天、最漂亮的新人、最亮的鑽戒、最浪漫的投影片。
所有的戀愛感受將在此刻到達巔峰!眾人的羨慕與祝福把我們推向空中!配偶欄的空格將不再寂寞!愛是永恆會帶來更燦爛的婚姻生活!
That's all!
一般人們的想像力只到這裡而已,後面想不到了(注釋6),這樣看來,結婚能觸發的浪漫很少耶?
但就這一段想像就足以驅使大家前仆後繼地衝進婚姻裡,渴望被「綁死」!
而如果真的婚後就開始覺得好像不太滿足,那接下來的「生小孩」會讓彼此再有一點事情做,且,起碼能持續個二十年左右,因為「看到自己的小孩」就能產生強大的愉悅感,而「看著小孩慢慢長大」的這個過程則能提供給人「小量」、「連續」的愉悅感,所以大家總是想像生小孩有多美好,然後一開始的確也很美好,小娃娃可愛又好玩,父母覺得:「這真是幸福、天倫之樂啊!」
直到小孩開始唸書、跟社會接軌後才見真章,父母會不會教育?本身會不會學習?能不能自省?以及!「彼此相不相愛?」這些才是影響小孩發展的關鍵,最後只有少部分小孩真的很開心地成長,其餘都是半哀怨、半隨便地長大了。
半輩子過去後,很多人暮然回首發現:「自己怎麼完全不快樂、不幸福!」
憤而指天罵地:「為什麼婚姻不是解藥!為什麼生小孩不是解藥!為什麼為什麼!」
是的,雖然悲哀,但在這裡要說句平衡話:歷史上絕大多數人就是這樣的人生軌跡。
他們雖然沒有享受到幸福婚姻、美好人生,但他們「替人類繁衍、使人類不至於滅絕」,所以即使你是這樣不開心的人,也不要過於氣餒,因為你的小孩或孫子或後代,也許他們會有更好的發展。
「那我這份真摯的愛到底該怎麼辦?」有人跳出來嚴肅地問。
讓我們再用理智思考一次,如果,談戀愛很美好,那就一直談下去不好嗎?
問問大家,一個人說出:
問問大家,一個人說出:
「我已經結婚二十年。」
VS
哪一個更讓我們羨慕?百分之百是後者吧!結婚不管幾年,如果感情不好又有何用?而感情如果很好,一輩子沒結婚又損失什麼?大不了九十歲再結婚麻!
而如果真的「想的非常清楚」,仔細思考研究過種種要素,確定對方就是唯一的對象、就是要一直走下去的對象,那去結婚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而如果「沒有想的非常清楚」,又「非常想要結婚」,那就心態要像歐美現代人一樣,認知到「結婚、離婚」都是自己的自由、都是可以選的選項!
結婚後不開心,馬上離婚,再尋找下一段熱戀,熱到頭就再去結婚,再次嘗試,這樣一生中能體驗很多次熱戀、體驗很多次婚姻、體驗很多次自由,哪裡不好?好的很!
千萬不要像「保守、不獨立、害怕世人眼光、以『忍耐』為美德」的舊人類那樣,覺得結婚是不可逆、不可悔的誓約。
是的,有人結婚是為了家族延續、有人結婚是為了家人沖喜、有人結婚是為了見證愛情、有人結婚是為了彼此利益,但不論什麼理由,這些都跟我們「是否想清楚後才踏進這段婚姻」並不牴觸,既然你買個手機、買個乳液、買個打蛋器都會研究再三,那要搞「求婚、結婚、找場地、找新房」這麼龐大一齣,為什麼不多花幾小時思考一下呢?
別再說自己多拼命養家、拼命給家人好的東西,因為,把無感的婚姻延續下去那叫做認命,而不是拼命。
如果不是適合的人,那就先緩一緩,不要急著結。
如果已經結了,那好歹也先不要生。
如果已經生了,那好歹在某一天,自己也該振作自己,重新找回人生的掌握權。
也許你可以對小孩好一點、也許你可以選擇經營事業、
也許你可以用興趣作品娛樂他人、也許你可以讓自己多微笑一點。
然後,路人看到你在笑,心情也會好一點。
--
注釋1:
「結婚時,男女雙方又是用什麼方式判斷這個人值得託付終生呢?」
抱歉,我忘記我要注釋什麼了,以後想到再補上。
注釋2:
人類的好感、戀愛感,跟「對方的外顯元素」有直接相關,大家都看過那種「化妝大改造」的影片吧,一個看似普普的人化妝打扮後就變得很漂亮,這同時也發生在感情交往裡,有些人只有穿特定的衣服才好看,那如果換了造型可能就不那麼吸引人,導致伴侶漸漸無感。
或某些人婚前的動作很矜持,婚後整個大解放,腿也開了、走路也外八了、馬尾掉下來、眼神也渙散了,那伴侶同樣可能感到不適。
注釋3:
來請問大家,有誰曾問過伴侶:「我是不是你的最愛?我是不是你的唯一?你有沒有哪裏不滿足?」這樣的問題?
有的話,歡迎留言或私訊心得,可以給世人做個參考。
注釋4:
「各種討厭鬼,通通都沒有人能去指責他們,那如果他們一生中都沒被別人『指認』,他當然也就無法改這些壞習慣、壞個性。」
講個趣事,我騎的是gogoro電動車,每天都要去換電池,有一次我停好了車、打開坐墊,正準備抽出車上電池時,突然一對情侶騎過來停在我後面,男生用超快速跳下來,然後飛快抽出他的電池,搶在我前面插入換電座。
我愣了一下,看了他女友一眼,然後用口哨開始吹《The Final Countdown》,而他女友一臉「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但好像這場面有點丟臉」的神情,而那個男生則是滿臉勝利感。
我就在想,這女生會嫁給這男生嗎?他們會生出怎麼樣的小孩?而我們旁人,能去當面指責嗎?
後來我在換電站觀察過幾次類似的情形,不嚴謹地統計發現一個現象,那種長褲穿特別短的乾瘦男生(腳踝上還會露出約10cm左右),似乎有這種貪小便宜(貪快)的傾向,喜歡加速搶在近距離的車主前面。
這或許是我的刻板印象,但我相信這類數據在gogoro總公司都有紀錄,只是他們還沒想到如何變現而沒有善加利用,或許未來可以推出個「搶快徽章」或「插隊徽章」。
anyway,婚前最好多觀察、多思考,如果當事人就在枕邊,那也不妨進諫幾句。
注釋5:
anyway,婚前最好多觀察、多思考,如果當事人就在枕邊,那也不妨進諫幾句。
注釋5:
一個國家漂亮與否、舒適與否,也是女生選擇嫁人對象的遠因。在一個市容紊亂、住宅醜怪的環境裡,「嫁入豪門」或「夫家有能力讓小夫妻裝潢設計」可能是女生跳脫的唯一方式。
大家去租屋網、房仲網看,幾乎全部的台灣住宅原本樣貌都很糟糕,糟糕到你會懷疑「我們國家真的有所謂建築系嗎?」「我們的建築人真的崇拜過安藤忠雄嗎?」「誠品真的有放設計雜誌嗎?」
但其實台灣仍然是有建築系的,不過多數建設公司蓋房子的思維是:「就盡情地蓋吧!蓋了就賣吧!如果多做一點造型可以賣更高就做吧!如果弄個不能睡人的小房間可以號稱『一房』那就弄吧!」
可絕對不是什麼「希望這棟房子能讓台灣市景好看一點」、「希望這棟房子能讓臥室規劃好一點」、「希望這棟房子的浴室廚房能寬敞一點」,沒這回事。
所以如果妳身為一個小資族,偶然去過別人漂亮裝潢的家,那種衝擊可是極其強烈的!更別說如果有人對妳說:「想要進來住也不是不可以喔!嗯~怎麼樣啊~?」那真的會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好提議啊!」
但如果妳身在歐洲,妳放眼望去「通通都很漂亮」,妳隨便找的房子也比「台灣九成九的房子」還漂亮,妳也有能力租、甚至買,那在挑選對象時就能有更多選擇。
這是不是很悲哀,在我們這裡,當妳賺到了錢,想要享受漂亮的房子?無法。想要享受漂亮的美景?無法。想要出國去感受一下?薪水、租金、物價都呈現很奇怪的比例。
如果有女生跳出來說:「難道我們女生就賺不到兩、三千萬的房子嗎!就賺不到三、四百萬的裝潢費嗎!就賺不到漂亮的歐式廚具、歐洲房車嗎!別小看人了好不好!」
請理解,我寫這種話只是反諷,因為男生也很難賺到,而歐洲那些比全台灣都漂亮的房子,卻都不需要兩、三千萬。
同時,當你的錢都投入房子後,你就只能用便宜家具、低水準的現代生活,小預算的興趣,而且此生目標很難變大,因為買房已經成為代表性目標。
注釋6:
「對婚姻的想像就足以驅使大家前仆後繼地衝進婚姻裡。」
是的,世人已經被教育成去信仰「婚姻會是戀愛的極致高峰點」,所以愛情電影或故事都喜歡結束在這一刻,而這也是還沒有婚姻權的「各種族群」想要擁有結婚權的動機之一。
不過如果大家設想一下,假設,現在世界上又多出一種更厲害的婚姻名目,比方「永恆婚」或「超級婚」或「光速婚」或「哥吉拉婚」,泛指「感情最好的人才能去申請的婚姻」,那你可以確定,社會上不管感情夠不夠好的人,都會想要去結這種婚,因為這帶給的想像空間又增加了,彷彿愛情又更幸福了、轟轟又更烈烈了。
大家依然不會想:我們好像不需要結婚耶?我們好像明明沒有這麼開心耶~
--
後記:
新聞媒體三天兩頭都是些「男女婚姻問題」或「男女交往問題」,什麼「情侶過馬路,男生不理女友,結果女友被汽車撞飛」,或什麼「情侶出遊看海芋,女生跌到水溝裡,男友用手機側錄還同時訕笑女生囧樣,完全沒去救助」。
我看到這則新聞時心裡只想到:「他媽的,陽明山海芋旁的水溝裡可是有水蛇的~」
管他有沒有毒,男生這種行徑通通都不對吧!
此刻,也許這些新聞情侶已經結婚了或生小孩了,而到底那種「人生還是必須結個婚」與「終究還是來生個小孩吧」的心理狀態真的是多數人類無法控制的嗎?
還是其實只是大家覺得:「沒差吧?『結婚生小孩』就跟『假日去好市多』一樣啊,想去就去啊~」這樣的無足輕重呢?
畢竟,婚姻出問題所帶來的種種影響、代價,好像超過「人生所得到的快樂」太多了~
再想想,再想想。
--
封面照是Netflix影集Good Girls,片中描述三個太太的生活冒險,其中中間的那個女生跟老公分居,老公交了新女友,天天都很開心,而這女生每天生活都出包、一團亂,又不會照顧小孩,卻又拼命想爭取小孩監護權。
莫名地結婚了、莫名地生了、莫名地想養,最後可能莫名地搞砸。國外影集很喜歡描述婚姻或生活的搞砸人生,因為這最貼近真實世界,一方面我們可以投射自己,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藉機反省。
不過這個影集我只看了前三集,所以無法推薦到底好不好看。
延伸閱讀:《每年都結一次婚吧》
這篇我覺得寫得超級好👍
回覆刪除比較少看劇看電影,就用小說來講吧
有的作者真的讓人覺得整個戀愛過程都很…遵循某個模式?流程?
然後要完結前一定要寫婚禮,沒有婚禮就會被讀者催番外。
有時候我就會覺得,這過程有很甜嗎?客觀來看應該是算甜蜜,但我完全沒有感受到心動的感覺。
還有看結局的時候也會覺得,他們的感情有到這一步了嗎?一定要結婚才能結束一個愛情故事嗎?
但是大部分的讀者好像覺得那是一個很重要,保障主角日後幸福的儀式吧🤷🤷
反正很多時候我都覺得,比起婚禮現場,作者還是讓兩個人談一談把誤會解開,把前面埋的伏筆處理好,兩人日後的感情能更穩定。
而不是一個激烈的擁抱(或別的),然後結婚,問題就都解決了。
但大部分作者和讀者好像都不這樣覺得囉~我也沒辦法🤷🤷
不知道您是不是指言情小說?
刪除不過我回想看過的小說,沒有感情愛情類的,所以不知道有這麼多小說是走這種路線。
但我想,渴望「結婚」這個動作其實反映了「多數人對自己的人生其實是不夠滿意的」。
一般普羅未婚民眾,如果跟爸媽住,那通常住的條件都不是很好,又擠擠的,沒什麼自由,
家庭用品器具也是爸媽買的,跟自己喜歡的可能完全不一樣。
因此結婚是一個「可以自己決定生活」的一個轉折,
加上感情也有寄託,覺得「可以自由跟喜歡的人+用喜歡的東西」太美好了。
而一般富裕家庭的小孩,也多少渴望這種自由,以及從小到大都有和樂的家族互動,
所以對結婚、生小孩,這樣的「家族延伸」也很嚮往,
因為他們看過快樂的結婚生活是什麼樣子,所以結婚是一個很自然要去做的事。
所以結婚這樣的完結篇,對多數人來說會有「滿意感」吧,
覺得心情很順暢地走完一回了。
如果盡是寫一些悠遊在世間、在世界上獨自享樂、或非常理智清晰地尋找伴侶,
那對多數大眾來說是很負擔的,因為自己達不到,也不想這麼麻煩。
很多暢銷書或暢銷文、暢銷漫畫,都是屬於「超簡單」的模式,
什麼一句話語錄、卡通小人+一句台詞,這類,
因為這是很快速能得到思維愉悅的「內容」,
看一句,心裡就爽一絲絲,不用去思考裡面有沒有漏洞。
「結婚」這個畫面也有這樣的作用吧,想到一次、看到一次,
就舒服了~所以吸引的人多。
本來想匿名的,不過想想反正好像也不會被誰誰發現?總之先恭喜復活啦(笑)
回覆刪除像我就有點不信任婚姻愛情類似的東西,可能跟小時候某些的因素有關,
所以很難去想像身邊有另外一半或是有幾個死小鬼頭在旁邊繞,
可能最多就是偶爾晚上想找人抱怨一下?反正睡醒之後就沒事了(理論上XDD)
有些吵著要結婚的不都是因為自己的生活環境太無聊,
超怕另外一方在外面胡搞瞎搞(因為另一方生活比較有趣)
有不少朋友的另外一半有類似的情節,最詭異的是找她/他出來又不要,
要不是說不認識的太多,不然就是出現了超級安靜(例如桌遊時候還要我朋友代回應?)
也遇過某種交往N年了(快10字頭?)看起來很像很合,
但實質上是某方一直再忍耐或是不知道怎結束(想太多類型)
然後給的建議也不會想去聽,所以就等著看好戲吧(壞)
或許會來可能就啥都無所謂了,也就沒問題吧?
PS注五部分其實台灣很多不少挺厲害的建築師喔,
可以上twarchitect看一下(很多都超棒的)
但是蓋住宅或是大樓好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據說是某些奇怪的財團跟啥鬼害的(不確定是否正確)
後記部份我一直就沒搞懂雙方互相越弄越扯的影片有啥有趣的?
某種程度上我猜某白癡的抖啥音影片或是其他類似的太多了,
雖然不是每個都這樣啦(不能以偏概全就是了XDD)
恭喜恭喜~
刪除其實我知道一定很多優秀的人才,因為很多人有夢想,也很認真地追尋夢想,
所以這類人一定存在,只不過似乎都沒有辦法能融入這個社會,
我意思是,
比方美式餐廳,美式餐廳一開始進來的時候只有很少店,
甚至一般人也不太吃,都是一些外國旅客或來台工作的人去,
但等到後來美式餐廳流行以後,多數美式餐廳吃起來都像回事,
反倒是許多早餐店,想要以「某某漢堡」為名開店,
但食物本身依然是美而美類型的,
而這麼這麼多建築人出籠,在校時也都是看各國作品、看各國夢想,
但市面上的絕大多數建築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那個樣子,
即便是豪宅、新宅,也都依循著幾乎一樣的大小造型,不同城市的房子抓去來看上去卻像是同一系列,
總不可能所有在校有夢想、喜歡現代、研究過各國經典的這些學生,「通通」都沒進入這產業吧~
所以這是一個「疑問」,而這疑問其實也不是那麼複雜,
就因為,多數人的習慣使然。
幾乎九成九以上在國外旅居過的華人,
過的生活依然是華式、台式、老式,
他們在乎的東西,就是那些東西,
所以,就是這樣吧~(這話題講下去沒勁)
感謝你的留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