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恐懼多半是「失去的恐懼」、「陌生恐懼」、「怕有毒的恐懼」、 「被人傷害過的恐懼」。 人的恐懼多半由這幾種交互作用組成,比方人為什麼怕蟑螂而不怕蜻蜓?因為認知到蟑螂很髒、身上很多細菌,不論碰或打死,細菌可能會噴出來,而且蟑螂可以躲進角落,趁你不注意時再跑出來,可以稱為毒物。 但蜻蜓呢?好像沒印象蜻蜓有什麼細菌或有毒對吧?也不會躲在角落、趁機爬出來去碰你的食物或身體,所以我們對蜻蜓沒多大恐懼,但對類似印象的生物,什麼蜘蛛、蜈蚣、怪蟲、蛇,就都有讓人類似的恐懼點。 而人際方面,從站在人群前會恐懼,怕被很多人審視批評,到極端一點的比方被人傷害過、出過意外,都會讓身心衝擊而害怕失去「原有的財物、原有的健康、原有的狀態」。 除了從小被保護得很好的人以外,多數其他人都有各種恐懼源,而這些東西沒有一個是和善的、溫和型態的,所以消除恐懼也沒辦法走溫和路線。 消滅恐懼的關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