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咖啡,只有限制級的真相

2016-02-19

居家設計的終極內幕



長久以來,有一種幻想不斷在大眾腦海裡重複徘徊,就是看著國外漂亮的居家住宅照片,然後想著自己也能生活在這樣的空間:



「早上起床後在採光動人、有著蛋形大浴缸的浴室梳洗,穿著浴袍在明媚陽光的餐桌上吃西式早餐,搭配著漂亮的西式餐具,用餐
後走進寬敞整齊的更衣間梳妝、從一排排排漂亮的衣服中挑選,打扮搶眼外出,回家後在大客廳的大沙發上看著電影、聽著環繞音響放出的原聲配樂,從進口對開冰箱拿出飲料走到落地窗前暢飲,看著窗外動人的城市夜景燈火,心滿意足此刻的美好生活,最後回到自己寬敞的臥室大床上一夜好眠。」


聽起來很棒吧!而這有沒有可能實現呢?

有可能,但有三個空間上的先天難題:


1. 寬敞

這牽扯到房子面積大小與房價,一般小資民眾無法買大坪數住宅,咬牙硬買的話就沒閒錢買家具或飾品了,所以我們就姑且設定「尺寸小一點也能達到同樣效果」吧,小空間還是能做得很舒適,只是能擺放的家具、設計品少了一點。


2. 採光

你看外國那些房子之所以動人,多半是因為採光好,而台灣房子採光不好並不是因為台灣身處地底,而是台灣人的習慣導致的「台式建築思維」。

台灣人總想:「如果家裡有大採光一定會很熱吧!一定會讓我星期天被曬醒吧!一定會我多花冷氣費用吧!一定需要好幾層窗簾吧!
不是有所謂『西曬』嗎?

於是建設公司在蓋房子時的窗戶多半是:小窗、半窗、深陽台、黑玻璃。然後屋內大樑亂竄、轉折,加上浴室、餐廳幾乎不會設置窗戶,所以台灣居家採光普遍微弱,沒有光的情況下,我們的屋子在白天就給人一種陰暗感、遲暮感,在裡面走來走去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溫馨浪漫的感覺。


3. 建築格局

只要你有跟仲介去看過房子、有上網看過591租屋,或
你乾脆現在站起身來回顧自己住的地方,你就會明白台灣的房子格局、空間模樣非常詭異、惡格力!(Ugly)

而這也完全不用推責,就是建商的美感問題,或者說台灣人的美感問題,畢竟建商的人事結構從上到下都是台灣人不是嗎?


難道建築公司裡面是因為有太多歐洲人建築師、太多日本建築設計系學生而造成台灣的房屋長這樣嗎?

當然不是。

台灣的房子不好看,是因為多數的建築師、設計師沒有能力設計出「大眾普遍覺得好看」的「好看」


也就是這些建築設計師自己覺得好看,但放到市面上、放在世界上一給大眾評比,它就是不好看,所以最後結果我們的住宅普遍都不好看。


好的,那摒除這三點,是否就真的能實現大家渴望的動人居家生活呢?

邏輯上應該可以的吧,畢竟漂亮的浴室、浴缸、更衣室、餐桌、西式刀叉、沙發、環繞音響等等的玩意兒,通通都「
非常容易購買得到啊!」


那為什麼要過動人的生活還是很難呢?





答案是:


因為不是跟心愛的人住在一起。


這就是居家生活最殘酷的一面,你去看那些設計大師所設計的漂亮住宅,不論極簡俐落或者繽紛鮮豔,當你不是跟最喜歡的人住在這裡面時就會有兩個問題:


一,你根本看不到動人的設計。

即便有漂亮的天花板、木地板、壁紙、家具、餐具、家飾,但當你回頭看到自己無感又不太有趣的伴侶,不論穿著、打扮、動作、姿勢也從不是以「讓你覺得吸睛」為出發點,更別說還會顧慮你的什麼渴望、喜好時,你難道會走過去,溫柔地牽起對方的手,一邊欣賞這個空間裡的設計細節、一邊聊彼此的感受嗎?


絕對不可能。


就像旅遊住旅館時,假設你跟對方感情普普,進房後多半就馬上拿出手機上網或開始打電動吧?更別說如果還處於在長期冷戰的話,那不論住再好的五星旅館彼此也無話可說。

很多人要跳出來抗議了:「我的樣子只要自己喜歡就好!幹嘛在乎別人眼光!」

這句「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不知道害了多少思維不周全的男男女女。

因為事實是:


就算是大家公認的「女神」,不論美豔女星、實力巨星、知性女強人等等,她們其實都一直為了世人眼光而維持某種形象、談吐、動作。

她們絕對不會因為自主、有想法,就自恃聰明美麗而就把外在胡搞邋遢或「不在乎世人眼光」。


No,她們很在乎世人眼光。

而在感情裡,這種自我要求還需要更多一點!
你除了自己要呈現得體的一面以外,還應該去呈現伴侶喜歡的一面,因為這樣才能「讓對方更有感覺」。


很多人又要跳出來說:「幹嘛還要讓對方更有感覺?對方對我難道不是真愛嗎!真愛不是應該不在乎任何外在、只重視內涵嗎!」

No,其實不是這樣,但這個問題很複雜,過去網誌不同文章中有探討過很多面向,這裡我簡單說明一下:

有眼睛的動物會靠視覺做為外物判斷的第一順位,當視覺處理不敷使用時,才切換到其他的條件論,包括內涵。

人類不論男女,都會對「好看的人」產生好感、信任感、想靠近感,男生更會直接產生慾望或戀愛感。


所以詐騙集團可以只靠「一張」美少女照片就能把男生網友唬的團團轉。

假設我們外貌不夠好看怎麼辦?


那你就要靠聊天、互動去展現你的長才、錢財,女生也要展現女性特質、誘人體質、家務強項等等。

當對方潛意識和理智「加總」你的這些特色分數後,才會對你日久生情,重視你的「內涵」。(注釋1)


--

注釋1:

有例外,假設一個人的思維開化有限,對於伴侶的要求很低,比方只是想要有一個人能結婚、傳宗接代,那或許就沒這麼多要求,但那不具主流性,所以我們不把這種列入討論範圍。

--


這樣你就有概念了,不論男女,我們如果能盡量注意自己的外在,就會讓對方的相處感受更好。

女生對男生應該這樣,因為男生很仰賴視覺感受與樂趣滿足,所以一般男生會被外面的哪種女生吸引?

多半不是「有甜頭可吃」就是「外貌很動人」的女生。


而男生對女生也應該這樣,因為女生在情感上的滿足更是需要一整套的對待,平時要甜言蜜語、凝望、傾聽、稱讚、體貼,男生要去呈現一種讓女生看上去覺得「自己選對人了」的「好男人」模樣。


很多人又跳出來講話了:「但許多邋遢、吊兒郎當的男人卻都有女友啊!」

是啊,但如果她們能選更讓自己有感覺的男生時,她們會說「不」嗎?

如果女生能選一個體貼有趣的男友,很熱情地跟她們介紹這個世界、跟她們分享各種生活周遭的美好,難道她們會說「不!我不要這樣的人生!」嗎?


不可能嘛。(注釋2)


--

注釋2

這有例外,有些女生年輕時處在「玩樂腦」狀態,就是想要享受,追求享樂、放縱、接觸更多男生,這種時候他們選男友的條件就不是以「好男人」為優先,而是以「新鮮感、多樣性」為考量,這就是俗稱的「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由來。

但如果真的有一天開始考慮要終生大事時,她們還是會希望這些男生「回歸正常、乖一點」。

還一種例外是女生處在「自毀型人生」,就是想去做壞事、喜歡壞男人,因為墮落感也能讓人產生腦部愉悅,不過這種當然就不在我們討論範圍。

--


是的,所以正常來說:

當你不去顧慮對方的喜好時,你就很難是對方最喜歡的那個人。

當你不是對方最喜歡的人時,彼此的眼睛焦點就不會看向同一個地方,即便住再好的房子或頂級旅館也是一樣,都只是在等待時間消磨。


二,你根本無法享受動人的設計。

你常會發現,許多設計大師做的房子很簡潔、俐落,因為他們就是希望整個空間很漂亮、家具飾品很有「趣味」。

而如果你跟「不是最喜歡的人」住進去,那真的會爆炸無聊的,屋子裡東西這麼少、設計品這麼冷調,那兩個人要幹嘛呢?


沒什麼話好聊、沒什麼事情好做、連想碰對方的衝動都沒有,管他什麼史達克設計的雙人床還是廚房,誰在乎啊!

就算看著滿屋絢麗的設計款餐具,漂亮的酒櫃、酒杯,但是面對這個自己無感的對象時,所有好東西用起來就是讓人「沒多大興奮感」,更不會想跟對方一起坐下來享受用餐時光,這時怎麼辦呢?

男生就買台主機、大螢幕電視來打電動吧!順便再買一台iPad給老婆,讓她自己去找樂子;然後去買更多零食、宵夜,這樣看電視才不無聊;再買個舒適的豆腐凳或L型沙發,電視看累了才可以直接睡著。

而更可怕的在於,不論你買再多東西,女生既不會阻止也不會說不舒適!更不敢說:「自己不想要這種生活或這種互動」。


最後就變成「彼此住在亂糟糟的房子裡,然後幻想有一天要是能有更漂亮的房子,就一定會很滿足而更幸福」的這種循環白日夢。


但,這卻是達不到的,因為各種設計、美感、趣味、旅遊,通通都是在
「你跟自己很喜歡的人」一起體驗時,給予你的想像刺激最大。

當這個對象不是你很喜歡的人,你雖然還是可以跟對方吃珍味大餐、可以享受過夜溫存,但是你無法透過對方的陪伴去增強你對於人生的滿足,甚至,對方的存在必要性也只是可有可無。

當你整個人生都沒勁時,那家裡窗戶小一點就也沒差了,採光少一點也OK了,家裡混亂一片也能接受了,整天無聊也習慣了。


但,假設今天郭雪芙說要跟你約會、要來你家呢?

靠!

家裡這種霉氣倉庫能見人嗎!

家裡那些舊衣、雜誌、贈品,還不拿去回收嗎!

那些不成套又不好看的餐具放在家裡像話嗎!

脫落的油漆、變形的窗框、昏暗的浴室,還不讓你馬上打給建商或國發會要他們緊急專案處理嗎!(雖然好像不太干他們的事)

那些你曾以為會用到的考試書、英文書,或者從來沒翻過的各種雜書,還不通通丟掉嗎!


當你的人生裡要進來一位女神時,請問你還有什麼陋習好堅持的?

還有什麼東西重要到讓你會把對方晾在一旁的?

還有什麼邋遢值得驕傲的?(注釋3)


好,此時,我再給你漂亮的房子、明亮的採光、動人的設計、舒適的人生,你還會說「不」嗎?

你還會給女神一台iPad叫她自己去上網、然後你自己拿出電動,各自不相往來嗎?

絕對不會吧!

屋子小一點?沒關係!跟對方在一起最快樂!

雜物少一點?沒關係!有了她,什麼雜物都丟光吧!

東西用好一點?那當然,給女神最好的、彼此一起享受人生的美好啊!

甚至你自己還會拼命努力去賺取更多好的元素進來。


那如果倒過來呢?如果選了無感無欲的對象

「屋子亂、雜物多、一切都將就著用又怎樣?沒差啦,不要妨礙我打電動和看電視啦!等等我會出去找朋友啦!今天我先預告會喝太多而睡在同事家啦!如果電話關機也絕對是怕吵醒主人啦!就算不小心接通聽到有其他女生聲音也是電視傳來的啦!」

呃...

是的,尋找真愛、追求最愛,一直是現實世界中「小眾再小眾的行為」,你需要去「自我要求、真心付出、認真經營」等等一大串長期努力,這聽起來比創業還難啊!

實在太令人沮喪了,難道沒有替代方案可以過令人嚮往的人生嗎?


當然有的,就是只要你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即可。


前面提過,那些居家物質生活、那些家具飾品、設計品,哪有貴到我們都負擔不起?


要買台好一點的烤箱、冰箱、洗衣機、沙發、衣櫃,都是你此刻已經「很容易達成」的步驟,就算你是單身貴族,你也可以把生活過得有模有樣。

但是華人又常常有一種習慣,就是喜歡保留最好的到最後,總是想著:「等我有一天終於換房子時,再來考慮過這種生活吧!再來認真體驗每一天吧!」


這都只是遙不可及的幻想。 


所以,大家就一直不會去在乎生活,更別說如果最後娶的人,是個讓自己一點也提不起勁、激不起熱情的對象的話,大家就開始倚老賣老、用哲學家口吻對旁人說:「唉~人生啦,不用要求太多啦,平淡就是福啦,有的用就好啦,等你結婚就知道了啦。」


好,如果郭雪芙又出現了,說要進入你的生活呢?



「靠!今天就要開始追求美好生活!體驗人生!」



--


注釋3:

我舉郭雪芙做例子,是因為我需要用一位主流漂亮的人來描述,這樣大家腦海才能想像「漂亮女生現身在眼前」的畫面,但是能舉來當範例的漂亮又稍有名氣女生不多。

雖然日本、韓國有很多漂亮的女星,但舉例外國的藝人大家不好想像,只好挑一位台灣的,並不是獨厚她。

這也是台灣的一個矛盾現象,台灣很少漂亮的女生能成為一線藝人,去超商看雜誌封面就會發現,封面人物百年如一日都是一些很紅卻不好舉例的女明星,而且就是那幾位不停輪流坐莊。

但我們大家也別難過或覺得什麼好壞與否,這只是每個國家的各自傳統和「業界潛在自傲」的習慣使然。

很多娛樂產業界的人士會覺得:「拜託!我們可不是用你們一般大眾那種主流審美觀、找什麼最漂亮的人來培養,我們可是找那種『你們都不懂的外貌』,才證明我們是專家啊!」

他們堅信:「歐美也常常有許多長相特異的模特兒啊!所以為了證明我們也很懂選人,那我們也都不要以外貌為考量吧!」

可是他們忽略一件事情,就是,「雖然歐美是有許多特色樣貌的模特兒或藝人」,但是「歐美也有大量外貌好看的模特兒和藝人」在市面上。


令人惋惜台灣的藝能容。(都市容貌叫做「市容」,那藝能界容貌應可以稱為「藝能容」吧?)


注釋4:

邏輯上來說,我們文中談到的整套概念對女生來說也是通用的,就是女生也會因為男生的形象、舉止而感到生活乏味、感情變淡。

但是女生比男生多了一種滿足感,就是:結婚+生小孩


請千萬用力記住這一點!


因為這是多數女生一輩子行為模式的背後架構,女生可以在有了小孩後而大量忽略其他類型的滿足感,也可增加忍耐度去承受更不舒適的生活,甚至不再追求自己曾嚮往的生活。

這種忍耐狀態會持續到小孩長大叛逆或跟小孩與家人疏離時,但通常到那時候,女生也再沒有什麼條件可以去追求其他東西了,外在老了、興趣少少、專業度有限,當然腦海中也不再有什麼偉大的憧憬,於是就會說出:「我這一生這麼苦都是為了我的小孩」這種話。

但這也並不是說那種「苦的一窮二白、每天勞力搬運」的苦楚,而僅僅只是「錯過能追求自己人生的機會」以及「被老公晾在家裡太久,而思考遲鈍了些」,導致再也沒什麼搞頭。

不過追本溯源,其實癥結很好處理,如果你想避免中年以後人生偏離航道,那只要當你還年輕時、心中還有嚮往的生活時,你要「努力朝那個方向走去」就好了!

不必拿「選錯老公」或「生了小孩」做為藉口,因為我們當然能「試圖過舒適的生活」,同時也照料好小孩啊!

只是當如果另一半跟妳的相處不太OK的話,女生很容易變怨婦,而怨婦對於什麼舒適生活、品味人生是完全無感的,她只聚焦在「為什麼你們其他人都不讓我好過!」然後四處找小孩、找家人麻煩,最後就熬成婆。


(Sorry,我找不到我這個注釋4是要注釋什麼...)


--


後記:

通常大家「可以目擊到」的綺麗生活,多半是家境不錯的有錢小孩公開曝光的,這裡「小孩」泛指10歲~50歲的人都算,他們可能開名車、常出國、很多鞋子、掛名總監而讓旁人稱羨,不過這種綺麗生活主要是繼承而來。

其他自己打拼成功的人幾乎不太會去網路分享自己的生活,因此大家也參考不到。

麻煩的就在於,家境不錯的小孩總是傳達著:「人生本來就該如此喔!我每天的生活就是這樣,我也有在工作,也跟你們在同樣的都市裡喔!」而讓很多人也想跟進,沒顧慮到自己收入少少卻也花大錢置裝或常吃大餐。


這種贈與式的人生會讓大家忽略一個超級關鍵,就是:

如果你也想過這樣的生活,不是要朝他們邁進,而是要朝他們的父母邁進!

是他們的父母努力打拼而讓他們小孩可以過富二代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成為富一代父母還不夠,你還必須跟你的另一半感情好,才有機會去「徹底體驗」到綺麗的生活。


因為戀愛能強化一個人的感官及心裏愉悅,「兩人一起去做」就是比你一個人吃東西、一個人在大房子裡走來走去、一個人待在客廳來的開心。





當然有人會說:「某些單身大老闆或縱情聲色的人也過的很開心啊!」

是的,因為「創業擁有公司」的滿足感或「擁有很多女友」的滿足感都跟戀愛感是類似的,只是要達成這兩點也並不容易。

而在台灣,絕大多數的人並不重視生活的各個層面,不太會注意美感、細節,更不可能還花錢去買什麼整套的家飾品、家具,因此許多進口的漂亮家具家飾店,引進台灣一間就倒一間。

一方面也是我們絕大多數的人的家本來就不好看,因此在沒有室內設計過的情況下,任何好看的家具擺放進去也會被吃掉,消失無蹤。加上大家閒錢不多,所以只習慣買點小東西、小雜貨來療癒自己。

最後人們只是過一天算一天,不停地等待下一個行程,等小孩長大、等小孩畢業、等小孩結婚。

這當中早已沒有什麼「曾經嚮往的生活畫面」被列入期待清單,而他們的小孩也很容易繼續走上這個模式,然後再放大個一千萬倍就是台灣的整體現況模樣。


--

後後記:

你可能會懊惱「為什麼那些家境很好的小孩就不用去思考這些問題?而我們自己就要這麼累?」


因為有錢的小孩,他們就算不去研究任何東西,依然可以過無比綺麗的生活,戴著史達克設計的眼鏡、開著永業代理的房車、住進爸媽準備好的房子,18歲就開始退休人生。

但假設你不是這樣的背景出身,不論是正在創業、就業、準備出社會,或覺得身在matrix裡掙扎,那這些文章就是希望能給你一個思維推力。

我想說的是:


如果不去奮力追求,那麼,那些好的東西就是不會到我們手中。

那些國外的現代生活模式、大家嚮往的動人設計就無法在白手起家的我們手中實現。

大家一定都看過,很多在國外待過、甚至拿了外國國籍的人,卻依然在台灣過著極為陋習的生活

他們的家裡就是倉庫、他們的家裡就是昏暗、就是擁擠,他們的生活就是沒有品質,但他們的資產可能比你高幾十倍、上百倍,而在今生裡,他們要進入令你嚮往的生活機率,可說是零了。

而這些人是怎麼變成的?

是班上討厭的同學變成的?


是班上最怪異的人變成的?

還是班上最沒成就的人變成的?

通通不是,他們就是一般人變成的,只是經年累月添加了:

「大環境的美感缺乏」
+
「父母的舊家思維」
+
「伴侶的舊家思維」
+
「從沒接觸到任何其他可能性」

等等這麼多的負面影響而演化而成的。

那我們要問:那這社會上好的影響在哪兒?總該有一點好的影響吧?



是的,總該有那麼一丁點吧!



所以我從不敢放棄。




I



--


封面照是電影《色.誘》(Chloe, 2009)的劇照,這部片應該列為義務教育的女生教材,因為裡面描述了某種「優勢女生」的強項,很重要。

電影中主角住在很漂亮的現代房子,格局設計非常動人,封面照是他們家的浴室,空間大又採光好,因此推薦一看。

另一張劇照則是電影《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 2007)裡面傑克.尼克遜住的高級公寓,也非常漂亮,而劇中他雖然富有,但一個人住這種豪宅還是很孤單。這部片也是我們人生必看的片,你可以看很多很多次,然後努力記住,我們這一切努力所為何來。


當然,最好跟喜歡的人一起看,如果你跟不喜歡的人一起看,會悲從中來。


--



最後,我想說,這社會上,

90%以上的人都能享受聲色、

70%以上的人都能享受大餐、

50%以上的人都能過婚姻生活,

因此多數你心中嚮往的東西,其實社會上有很多人都已經得到。

不過,卻只有不到1%的人,會想去為自己真正爭取些什麼、為這世界貢獻些什麼,而我跟你保證,當這1%的人,會艱苦到爆炸、會終生背負著壓力,且永遠也看不到前方的汪洋是否會出現陸地。



但是,


這世界依然在期待你的到來,



而當你成功時,也會有很多人感謝你的存在。





Share This:    Facebook

3 則留言:

  1. 我很喜歡您文章裡思考的脈絡,文字中幽默帶點俏皮的風格~

    這篇文章我有另外一個觀點,跟心愛的人住在一起一定是能不能用心享受生活的重點,

    但真正的是多數台灣人發生最根本性的問題是:沒有能力選擇什麼是心愛的人…

    而沒有能力選擇是指我們從小的教育就沒有這方面的訓練~ 我們的教育是為考試而設計,而不是為思考,

    當沒有思考什麼是自己內心最渴望的人、事、物,那自然就人家送什麼上來,就順其自然的接受…

    郭雪芙,別鬧了… 這個會做家事、乖巧聽話,屁股大會生… 就這樣了吧… 人生就被社會期望、家人期望推著走了~

    我很喜歡一本書,叫怦然心動的人生,作者的思維很簡單:讓生活中環繞著你的,全是怦然心動的事物~

    透過有意識的選擇訓練,留下來的都是最好的,當身邊都是怦然心動的事物,人生就改變了~

    有意識的消費,有意識的選擇,有意識的經營人生,那遇到心動的人自然也是正常的,而美好的居家生活也近在眼前了~~

    回覆刪除
  2. 哈哈
    採光可以造假阿, 就裝一整片窗簾, 後面弄幾個燈, 就可以假裝自己有一整片落低窗
    反正白天也多是在上班, 晚上回家看窗廉也差不多
    牆壁刷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不要慘白, 用幾盞檯燈千萬別用日光燈, 家的感覺就很好了

    住在台灣喔, 最大的挑戰應該是丟東西吧, 最怕長輩硬要塞奇怪的家具過來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說的那些效果不一樣啦~
      且慘白跟顏色無關,跟燈色有關。

      長輩丟奇怪家具過來的確是很麻煩,尤其如果長輩還有幫晚輩出買屋費用的話。
      感謝您的回應^^。

      刪除

my instagram

搜尋網誌裡的:

Popular Post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