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國旅遊,從飛機快降落時望出去看到的可愛房子、到降落後進入機場看到的整齊、整潔,就已經讓我們覺得「出國好好玩」了!然後再看看人家城市每個角落的細節,不由得更會發出讚嘆:「走在日本的路上就是爽啊!」
反觀台灣為什麼不好看?難道是大家沒去過漂亮的地方嗎?
「哼!那我來個大放送吧,把整個社區的鄰居一起帶到日本見識一下,如何?相信大家看了以後一定會無比嚮往,進而想開始改造自家環境吧!」
事實並非如此,現在去日本的人很多,但是「去日本旅遊且欣賞日本」的這些人們,家裡有因此變得比較漂亮嗎?不見得吧,99%應該都沒有。
奇怪了,不是「去過日本多次」、「看過好東西」、「帶了不少小物回來」,怎麼還是沒辦法弄漂亮一點呢?
這牽扯到幾個層面:
1. 無法區分差異
「喂!你太誇張了吧,我可是看到很多差異的啊!」有人大聲喊道。
好,那請你說說看吧,講得好就聘請你當「美感部長」!
「日本很乾淨啊!街道很整齊,每個東西都做得很精緻,很講究細節,而且許多地方都有設計過...」
是的,這就是每個人想像到的差異,也就是根本講不出差異。
因為在沒有受過訓練的觀察當中,你看到的東西都太廣了,而差異是建立在所有小細節裡面。
只要你無法大量區分小細節的差異,你就無法提升美感。
上面這是無印良品的PP塑膠方形抽屜櫃,外形簡潔、統一,就算上面的標籤不拔掉看起來也不會突兀,Muji就用這麼一款抽屜箱打天下。而你知道台灣最大的塑膠收納箱品牌旗下的數十款產品中,有幾個外形能跟無印良品匹敵的嗎?
零.Zero。
台灣沒有任何一款做的這麼「剛剛好」的好看,而這也不需要論戰,大家自己去大賣場逛就知道,台灣品牌的產品堆疊起來,不論質感、顏色、樣式、標籤、視覺比例,就是跟無印良品的疊起來差上一大節,即便也許台灣的還比較耐壓,但家裡放滿後你就是會覺得:「總有一天我家裝潢時就要丟光這些台灣抽屜箱!」但無印良品的收納箱卻反而是很多設計師會規劃到自己設計裡面的。
為什麼呢?台灣品牌不也是有上億資金、幾十年經驗、專業的設計師嗎?
那為什麼推出了這麼多「顏色」、「圓弧造型」、「花邊凹凸」、「大小尺寸」、「長方正方」,卻還是...不好看呢?
就因為所有小細節的差異通通無法區分麻!
因為你辨認不出「多一公分、少一公分」的比例美感差異麻!
而視覺比例是一切美感的核心。
台灣居家曾超級流行過一個想法:「家裡要做一個『和式』空間!」
就是架高地面、鋪個禢禢米或木地板、再做個木製推拉門,房中間也許有個升降桌或矮桌的那種空間,很多屋主想像自己會全家像日本人那樣和樂融融地在這裡喝茶。
你一定有朋友家裡有做這種設計,好,那請問,你有任何一個朋友家裡的和式,能讓你覺得:「哇!好像身處在日本喔!」的感覺嗎?
No,百分之百沒有!
這可妙了,那這算哪門子和式?
許多設計師並不知道有所謂「視覺比例」這回事,更遑論如果是屋主自己找工班裝修,靠自己的想像去指揮一切,最後的成品大概只能用最廣義的定義才能稱為和式。
當然,還是會有例外,因為有極少數的人擁有很強的視覺美感掌握能力。
「噢好吧,就算我沒有美感比例,那我認真去找到那極少數有sense的設計師,這樣總行了吧!」你感嘆道。
呃~有個問題:
2. 預算問題
嚴格說起來,如果你真的要做一間純日式、或買一大堆無印良品的抽屜櫃回家組合,你現在是絕對辦得到的,但問題就在於:你平常不會專門去「只」做這件事情。
當你真的要去做一間和式房、日式居家(或歐式居家)時,通常是你要老屋翻修、重新裝潢,或買新房的時候,你需要的就不是幾千元、幾萬元了,而房貸和基礎工程的預算就把你的錢都花光,更遑論要找設計師去「認真」幫你講究執行每一個細節。
咦?什麼意思,認真?
是的,「認真」就是指:幫你每一個細節都把關,從材料、配置比例、台灣建築格局不良的地方通通改進,這樣才能做到像國外一樣不是嗎?因此設計師花費大量時間在你身上,把「生命中的五個月」賣給你,請問你願意開價多少?
設計費5萬?10萬?
請問你工作5個月的薪水是多少?只有5萬?如果不只,你怎麼能奢望有人願意接這樣的工作?
講到這邊,許多民眾開始翻《30萬搞定裝潢!》、《設計師不告訴你的省錢祕訣!》那類的裝普書籍(裝修普及)。那再怎麼有sense的設計師也只能把自己的功能切換到「工班助理」模式來以量制價了。當然依舊會有一批人很不屑,站在旁邊翻白眼說:
「媽的!老子我家有錢,這點錢我花得起!你給我做的跟國外一樣!」
太好了!但有另一個問題:
3. 範圍太大
請問你再怎麼有錢,你的施工範圍能包含到哪裡?
陽台可以嗎?陽台都油漆剝落、壁癌,要不要徹底解決啊?
外牆可以嗎?整棟樓的鐵窗各異、第四台線、電線、冷氣管線亂拉漂浮在空中,要不要幫所有鄰居一起整理?如果還有外牆漏水呢?整棟大樓一起拆瓷磚拉皮嗎?
頂樓呢?鄰居做的醜陋鐵皮屋、空中花園、廢棄水塔、漏水裂縫,要一起處理嗎?你不處理,以後颱風進水就從頂樓一直滲到你家喔!
樓梯間呢?樓梯間牆面也有壁癌啊、燈具殘破不堪,鄰居的舊鞋櫃、雜物廢棄物,也一起處理嗎?
門口人行道呢?破碎的路面?生鏽的大門?漏水的雨遮?無聲的電鈴?五年沒人領的報廢汽車?一樓住戶的路霸?...
媽的!「怎麼通通都有問題啊!」你憤怒地說道,「我們國家是怎麼回事!」
是的,因為那些是老屋折舊、生活將就、前人的遺跡!
而你要怎麼把「問題遺跡」通通掃除?
明明你本來只要住在權狀30坪的家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就好了,現在還要管樓梯間?還要管頂樓、一樓?還要管社區的運動器材、交誼廳家具?更別說公園、河堤、行道樹、柏油路面、一樓店面、機場門面、中央山脈上的土產店...
「喂喂喂!這也管太多了吧!你說的那些...就先算了吧!能省的地方儘量省,外牆那些就先不要弄了吧。」你惶恐地說道。
是的,整理醜陋的市容,就跟要去清除大海裡的垃圾一樣困難。
遺跡是千萬億萬的人類長期累積出來的,你想憑一己之力去扭轉,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與天價的預算。
「...好吧,那那那,不是有所謂的『都市更新』嗎,至少我們從『都更』這一塊著手,這總可以了吧?」
讓我們放眼望去看看馬路上的新建案的模樣...
呃,好像還是不行耶?
4. 從業人員沒有美感
是的,你這個業餘的人都看得出來台灣市容醜陋,難道建設公司老闆、建設公司員工、建築系學生「看不出來」台灣不好看?
但麻煩的就在於,他們可能多數人都「沒有美感」卻又「覺得自己很有美感」,所以當有了預算,也限定了範圍,還花了大量心思,卻仍舊蓋不出好看的房子。
相信很多人受不了要拔光劍跳出來找我對決了,不必,我們就到重劃區、新市鎮裡去繞一圈吧,看看裡面的新建案好看嗎?
不然再跟路邊打工的阿桑拿幾張厚磅數紙張印的建案傳單,上面的豪宅示意圖、實景圖好看嗎?
好看到你覺得比日本房子還好看?
糟糕,戳到痛腳了。
不只是建築業,各個領域的設計產品都有這種問題,三不五時就有網友跳出來痛批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字體設計、公家機關網頁設計、候選人口號設計... 等等的。
「這...」聽到這裡,很多人的世界已經崩解了,因為在他們心中,那類響亮頭銜的從業人員,不就應該是最正統、最文創、最不可能出錯的精英階層嗎!怎麼可能連他們都不會呢?
讓我們先問一個問題:美感,可不可能去培養?
「應該可以吧!那些設計大師、藝術家也不是天生就能畫出很美的作品啊,一定都還要靠後天學習吧?」
好,再請問:那美感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呃~,是要看很多好看的東西嗎?」你疑惑道。
美感,是一連串感官經驗的累積。
如果你們家從小就愛看《星際大戰》、宮崎駿的卡通,那當幼稚園舉辦萬聖節活動時,你爸媽就會想把你扮成黑武士、白兵、魔法公主、龍貓之類。
如果你爸媽從小就把你丟給幼幼台或野放,那你最後很可能就會被打扮成蔬果類或一般巫婆狼人等主流角色。
當一群小朋友出現,那個黑武士或公主多半能吸引到最多人的注目。(這裡沒有輕視其他角色意涵,請放鬆心情往下觀看)
如果你在歐美長大,你出生睜開眼所接觸到的教堂、學校、銀行、政府機關,幾乎都是古典建築、設計大師的作品;在日本長大,你能買到的零食包裝、玩具模型、書本封面、愛迪達外套,通通就會是日本設計師給日本的限定商品;更別說舉目所及的街道、路燈、欄杆、地磚、字體,通通都是「設計」過再「篩選」才使用的。
當你想拍張好看的照片,走到家門口拿起相機亂按,把巷口轉角的咖啡店拍回家即可;當你想畫棟可愛的房子,你往窗外望望說不定就有很多靈感。
即使你是一個跟藝術、美學、設計毫無關聯的業餘上班族,你的美感基礎至少都是歐洲、日本的環境水平起跳。
「這不就對了嗎!要去多看美麗的東西啊!」你說。
很遺憾,有一個巨大的盲點被所有人忽略,就是:
醜感,也能累積。
你從小就看著台灣的街道、台灣的房子、台灣的雜誌、台灣的網頁、台灣的筆電,當你真的進入什麼建築系、設計系時,你已經被不好看的東西給灌溉18年了。
再加上如果你沒有批判思想的獨立思考能力,你很難去理解「自己到底累積了什麼美感」,這可能就會導致「不論你看再多洋玩意兒也無法內化」,卻以為自己已經升級成功、自喻大師。
那當這些人在創作時,潛意識運用的可能是老派概念,而理智意識上,他們卻會覺得:「拜託!我都用了進口瓷磚、名牌家具、鋼骨制震、水岸第一排,你還能說我沒有美感?哼~,要不要我蓋個巨蛋給你看看!讓你見識我的厲害!」
是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留學歸國的設計師」或「預算無上限的設計師」做出來的作品仍然是醜到爆,因為他們滿腦子都是糟糕的概念。
而任何建商都可能有個十億、百億的預算去蓋醜陋的房子,請問你怎麼辦?還想憑一己之力、靠出國體會過的幾次感動來扭轉這一切?
「沒有都市發展計劃」且「沒有具美感的從業人員」的城市都會面臨一樣的問題,就是建築物醜陋,人民無奈。因為市容景觀的修正費用不可能分攤到一般民眾身上,而一般人也總想著:
「現在只是暫時的,等以後我換了大房子,我就要把家裡好好弄一下、就要來好好過生活!」
因此:
5. 全民將就
小吃店老闆覺得創業維艱,店面先「將就一下啦!」
出版社老闆覺得「書的內容」才重要,封面設計「將就一下啦!」
樓上鄰居覺得「屋內」裝潢弄好最重要,外牆「將就一下啦!」
民宿老闆覺得「屋外」風景漂亮最重要,房子「將就一下啦!」
小老百姓覺得「存錢」最重要,自己的烏賊摩托車先不換啦!
小台客覺得「方便」最重要,自己換機油直接倒水溝裡啦!
大老闆覺得「存款」不夠多,所以:廠房安全將就啦!重金屬廢棄物亂埋啦!水銀電池丟田裡啦!食品吃了不會暴斃就好啦!台灣很亂就出國啦!
6. 台灣可以犧牲
仔細想想,每個人的房貸、車貸、小孩基金、生活開銷等等的負擔已經超級重了,還要再撥出錢來對抗建商蓋的不好看房子?還要妄想去解決街景市容不好看的問題?
任何一個清醒、有理智、沒有妄想症的行為能力人都會做一個決定:
「頂多我自己家弄好一點,剩下的錢,就出國吧!去日本、去歐洲都好啊。」
的確是這樣啊,
日本不是為大家準備了漂亮乾淨的街道、動人的古蹟、鮮豔的和服、精緻的商店和紀念品嗎?
歐洲不是為大家準備了漂亮的火車站、雄偉的城堡、童話般的住宅、夢幻的法國大餐和海鮮嗎?
那麼多乾淨無暇的雪景、清澈見底的海灘,大家有什麼「理由」要去挑戰建商、挑戰遺跡呢?
所以雖然很多人不會承認,可是我們有意識地犧牲了台灣。
大家總在台灣謀生後,出國度假,享受心靈、視覺的滿足。
「等等等,不能這麼消極,我們還是要扭轉現況!」你眼泛淚光不忍地說道,畢竟,台灣是我們的故鄉,我們享受這裡的安定、自由,不該真的拋下!
好的,那就照原定計劃,帶同鄉們去日本考察吧!然後再問問大家的意願:「想不想改變台灣,變得跟日本一樣漂亮!」
你會發現,九成以上的團員完全聽不懂你在講什麼,因為:
7. 很多人並不在乎
你不信嗎?你現在就騎車去離你最近的任何一座山上,問第一戶你遇到的房子的屋主,你問他「覺不覺得自己房子不好看?」
大家不都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山、是自然景觀嗎?那當然要問問這批最該先「調整」的住戶啊!因為任何山上的第一戶房子絕對不會是什麼精心打造的漂亮住宅,所以我們去「問問」他們,也沒有說要他們出錢改建,沒有,就是去問問。
相信你會發現,你自己講話像是被消音了一樣,對方持續疑惑地凝望著你,你再問十遍、或者改問路上任何其他的人多半都沒有用。
因為你以為的美感,很多人並不那樣覺得,而台灣並不是你一個人的。
也許是他們沒接觸過更漂亮的環境、
也許是他們分不出美感差異、
也許是他們人生裡都只想著求生、繁衍、
也許是他們想著很多其他的事情。
反正,台灣變得更美對他們的人生來說沒有幫助,因此他們毫不在乎你難過的問題,而民主是你要服從多數。
「不管不管!」有人終於被真相擊垮而歇斯底里了:
「我就是要台灣變漂亮!日本也是亞洲國家,為什麼他們就可以、我們台灣就不行!不管!你給我想辦法!」
請不要激動,這也並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只要是沒有都市規劃去建設的開發中國家,市容場景多半都差不多是這副模樣。那到底有沒有辦法呢?
有三個方向:
1. 從小做大
想要讓台灣一次變美,除非把全台灣九成九建築炸光,然後重新規劃,否則畢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
所以理想的狀態是從小範圍開始做起,不論以後蓋一個社區、蓋一棟房子,你就找有美感的人來主導。
耶!這聽起來好像非常容易,怎麼沒人這樣做呢?
2. 美感主導
因為過去多數情況是「無美感的人在主導」,很多有技術專業或有錢的人當然不會認為自己沒有品味,因此美感設計絕不假手他人,加上還有很多沒有美感但有顯赫履歷的人在其中攪和,最後就一團亂了。
所以美感主導是關鍵,技術再怎麼樣,也必須是輔助支援的位置。
如果有「無美感」的人還想反駁,麻煩就看看台灣現在的模樣,大家給過你們機會,但你們搞砸了。
3. 再次徹底西化
很多人皺眉了,「什麼全盤西化?我們要愛台灣!要尋根!要擁抱傳統!去蕪存菁!跟隨先人的步履攀向世界高峰!站在山頂上大聲呼喊愛情!」
呃~,可是大家念茲在茲的日本,就是徹底西化過的產物...
西化就是指「擁有現代化思維」,也意味著我們必須拋開許多陋習,學習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狹隘地說要大家只能吃西餐、用刀叉。
很多人常遺憾地表示日據時代的建築就很漂亮,後來為什麼就變醜了!
因為舊式的日本房子無法變成現代化高樓麻!
而新式日本現代化的建築思維我們更沒機會接觸到,光復後,我們努力拼經濟,也移植了雙B、美式公寓、華爾街西裝夢這類發展層面的元素進來,但也就僅止於此,不再有「動機」帶我們往更深入的西化層面演進,因為大家開始優渥,買車、也出國玩了,加上聯考制度也穩定,父母都希望小孩走向金榜題名、明星科系、存款導向的人生,因此台灣的現代生活場景就定下來了,變成你我今天看到的這副模樣。
你也許穿著最新的歐美日韓潮服,但站在舊家老式木頭衣櫃前自拍;
你也許用著最新款的3C、影音,但家裡卻如倉庫般堆滿雜物、電線混亂、燈光暈暗;
你也許去ikea買了全室家具,但放回自家後卻沒有變成北歐風,而仍是老屋風;
你也許自己創業開店,但不管你多麼善良、努力,可能你的名片、招牌、店面就是做不好看,你不但摸不著頭緒,還讓路過的年輕網友邊看邊心裏抱怨台灣的市容真是醜爆了。
是的,因為台灣仍舊是現代化不完全的產物,整個世代的人幾乎都沒辦法抓到你們大家出國感受到的動人元素,遑論還能複製回來、更別說要去拋開陋習、過更現代的生活了。
--
後記:
某些外國人來台灣定居,會自己去裝飾居家或店面,那種空間多半就會讓台灣人覺得:「真的很有外國的感覺歐!」
如果外國人還有閒錢在台灣蓋個小屋,那你就能看到外國的房子,他家大概也能成為趣味景點。
如果這種情況複製兩千萬次,台灣就能扭轉了。
...
「為什麼都要崇洋媚外!我們台灣的古蹟、風景也很讓外國人喜歡啊!他們很欣賞我們的傳統文物耶!」有網友跳出來追問。
是的,「如何讓傳統的文化元素現代化」一直是一個矛盾,因為你只有兩條路:
1. 全面復古。
一樣是要「從小做大」,找個地方把台灣傳統農村或日式建築全部精確地照做、複製延伸,做出完整的傳統社區或市鎮,這樣才有可看性,那種「只蓋一棟或一戶」的玩票性質意義不大。
請問日本京都清水寺,是因為只有一、兩棟傳統建築,所以讓大家喜歡去遊玩嗎?
當然不是麻!整座山都是傳統的日式建築、特產商店、寺廟古蹟啊!
所以日本遊客來台灣永康街,一定會覺得「極短!」永康街也太短了吧!一下就走完了耶!難怪政府要呼籲觀光客從永康街走到101。
2. 研發新傳統。
把台灣傳統文物、圖騰、設計元素全部改良、更新。
大家念念不忘的日本也是如此。我們去年因為有人研發一套新字體募資就讓大家雀躍不已,覺得終於有「一套」好看的新字體要誕生了,但日本可是隨時都有許多網友在無償設計新字型喔!做好後就放在網路上讓大家下載,且當中常常還都帶有上千字的日文漢字字型...。
是的,輸人不輸陣,所以我們所有傳統元素都要大量建檔、分類,然後動員有設計能力與美感的人通通去研發,來個全民運動!
然後各種生活傳統也要重新檢視,那些家庭陋習、負面習慣或不合時宜的風水就由政府統一公告廢除,即便不能讓我們瞬間變美,至少也讓大家活得更輕鬆一點。
父母要開始研究外國子女教育,不再讓華人父母陷於不善溝通的問題;
學生也要開始研究各國政治制度比較、民主演進史,不再讓統獨問題流於純意識形態問題或讓自己容易受到煽動;
學歷不高的人要接受基礎哲學、語義學、邏輯思考的訓練,不再淪為只會網路留言謾罵的鍵盤俠;
夫妻要研究更多男女互動、生物性差異、表達技巧,不再困於華人談戀愛的歷史過短,而導致容易走向怨偶的宿命;
老師也要鑽研口頭演講、勵志課程、社會文化批判分析、物聯網趨勢,才不致淪為只會念課本的誤人子弟無聊老師;
政府要全面改革、藝能界要痛定思痛、設計界要大義滅親、
然後再丟出更多的字體、更多認真設計、更多大量心力,不斷地無償貢獻、瘋狂追求!
相信這樣假以時日,台灣場景會真的能被我們扭轉過來的!
...
請問,在你是一個「沒有睡著,且理智,且明天還要上班,且下班還想找女友或男友約會、吃個熱炒、追三部美劇」的成年行為能力者的腦中,你會做出什麼樣的嚴肅決定?
是會去照做上面提到的那一整串舉動來拯救台灣?
還是下個星期直接搭廉價航空帶女友去日本玩?
大阪心齋橋血拼、京都哲學之道賞櫻,然後吃抹茶、冰淇淋、拉麵、居酒屋?
不用留言回答,因為我已經聽到你心裡的答案。
--
延伸閱讀:《你的性感殺不死人》
你一定有朋友家裡有做這種設計,好,那請問,你有任何一個朋友家裡的和式,能讓你覺得:「哇!好像身處在日本喔!」的感覺嗎?
No,百分之百沒有!
這可妙了,那這算哪門子和式?
許多設計師並不知道有所謂「視覺比例」這回事,更遑論如果是屋主自己找工班裝修,靠自己的想像去指揮一切,最後的成品大概只能用最廣義的定義才能稱為和式。
當然,還是會有例外,因為有極少數的人擁有很強的視覺美感掌握能力。
「噢好吧,就算我沒有美感比例,那我認真去找到那極少數有sense的設計師,這樣總行了吧!」你感嘆道。
呃~有個問題:
2. 預算問題
嚴格說起來,如果你真的要做一間純日式、或買一大堆無印良品的抽屜櫃回家組合,你現在是絕對辦得到的,但問題就在於:你平常不會專門去「只」做這件事情。
當你真的要去做一間和式房、日式居家(或歐式居家)時,通常是你要老屋翻修、重新裝潢,或買新房的時候,你需要的就不是幾千元、幾萬元了,而房貸和基礎工程的預算就把你的錢都花光,更遑論要找設計師去「認真」幫你講究執行每一個細節。
咦?什麼意思,認真?
是的,「認真」就是指:幫你每一個細節都把關,從材料、配置比例、台灣建築格局不良的地方通通改進,這樣才能做到像國外一樣不是嗎?因此設計師花費大量時間在你身上,把「生命中的五個月」賣給你,請問你願意開價多少?
設計費5萬?10萬?
請問你工作5個月的薪水是多少?只有5萬?如果不只,你怎麼能奢望有人願意接這樣的工作?
講到這邊,許多民眾開始翻《30萬搞定裝潢!》、《設計師不告訴你的省錢祕訣!》那類的裝普書籍(裝修普及)。那再怎麼有sense的設計師也只能把自己的功能切換到「工班助理」模式來以量制價了。當然依舊會有一批人很不屑,站在旁邊翻白眼說:
「媽的!老子我家有錢,這點錢我花得起!你給我做的跟國外一樣!」
太好了!但有另一個問題:
3. 範圍太大
請問你再怎麼有錢,你的施工範圍能包含到哪裡?
陽台可以嗎?陽台都油漆剝落、壁癌,要不要徹底解決啊?
外牆可以嗎?整棟樓的鐵窗各異、第四台線、電線、冷氣管線亂拉漂浮在空中,要不要幫所有鄰居一起整理?如果還有外牆漏水呢?整棟大樓一起拆瓷磚拉皮嗎?
頂樓呢?鄰居做的醜陋鐵皮屋、空中花園、廢棄水塔、漏水裂縫,要一起處理嗎?你不處理,以後颱風進水就從頂樓一直滲到你家喔!
樓梯間呢?樓梯間牆面也有壁癌啊、燈具殘破不堪,鄰居的舊鞋櫃、雜物廢棄物,也一起處理嗎?
門口人行道呢?破碎的路面?生鏽的大門?漏水的雨遮?無聲的電鈴?五年沒人領的報廢汽車?一樓住戶的路霸?...
媽的!「怎麼通通都有問題啊!」你憤怒地說道,「我們國家是怎麼回事!」
是的,因為那些是老屋折舊、生活將就、前人的遺跡!
而你要怎麼把「問題遺跡」通通掃除?
明明你本來只要住在權狀30坪的家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就好了,現在還要管樓梯間?還要管頂樓、一樓?還要管社區的運動器材、交誼廳家具?更別說公園、河堤、行道樹、柏油路面、一樓店面、機場門面、中央山脈上的土產店...
「喂喂喂!這也管太多了吧!你說的那些...就先算了吧!能省的地方儘量省,外牆那些就先不要弄了吧。」你惶恐地說道。
是的,整理醜陋的市容,就跟要去清除大海裡的垃圾一樣困難。
遺跡是千萬億萬的人類長期累積出來的,你想憑一己之力去扭轉,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與天價的預算。
「...好吧,那那那,不是有所謂的『都市更新』嗎,至少我們從『都更』這一塊著手,這總可以了吧?」
讓我們放眼望去看看馬路上的新建案的模樣...
呃,好像還是不行耶?
4. 從業人員沒有美感
是的,你這個業餘的人都看得出來台灣市容醜陋,難道建設公司老闆、建設公司員工、建築系學生「看不出來」台灣不好看?
但麻煩的就在於,他們可能多數人都「沒有美感」卻又「覺得自己很有美感」,所以當有了預算,也限定了範圍,還花了大量心思,卻仍舊蓋不出好看的房子。
相信很多人受不了要拔光劍跳出來找我對決了,不必,我們就到重劃區、新市鎮裡去繞一圈吧,看看裡面的新建案好看嗎?
不然再跟路邊打工的阿桑拿幾張厚磅數紙張印的建案傳單,上面的豪宅示意圖、實景圖好看嗎?
好看到你覺得比日本房子還好看?
糟糕,戳到痛腳了。
不只是建築業,各個領域的設計產品都有這種問題,三不五時就有網友跳出來痛批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字體設計、公家機關網頁設計、候選人口號設計... 等等的。
「這...」聽到這裡,很多人的世界已經崩解了,因為在他們心中,那類響亮頭銜的從業人員,不就應該是最正統、最文創、最不可能出錯的精英階層嗎!怎麼可能連他們都不會呢?
讓我們先問一個問題:美感,可不可能去培養?
「應該可以吧!那些設計大師、藝術家也不是天生就能畫出很美的作品啊,一定都還要靠後天學習吧?」
好,再請問:那美感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呃~,是要看很多好看的東西嗎?」你疑惑道。
美感,是一連串感官經驗的累積。
如果你們家從小就愛看《星際大戰》、宮崎駿的卡通,那當幼稚園舉辦萬聖節活動時,你爸媽就會想把你扮成黑武士、白兵、魔法公主、龍貓之類。
如果你爸媽從小就把你丟給幼幼台或野放,那你最後很可能就會被打扮成蔬果類或一般巫婆狼人等主流角色。
當一群小朋友出現,那個黑武士或公主多半能吸引到最多人的注目。(這裡沒有輕視其他角色意涵,請放鬆心情往下觀看)
如果你在歐美長大,你出生睜開眼所接觸到的教堂、學校、銀行、政府機關,幾乎都是古典建築、設計大師的作品;在日本長大,你能買到的零食包裝、玩具模型、書本封面、愛迪達外套,通通就會是日本設計師給日本的限定商品;更別說舉目所及的街道、路燈、欄杆、地磚、字體,通通都是「設計」過再「篩選」才使用的。
當你想拍張好看的照片,走到家門口拿起相機亂按,把巷口轉角的咖啡店拍回家即可;當你想畫棟可愛的房子,你往窗外望望說不定就有很多靈感。
即使你是一個跟藝術、美學、設計毫無關聯的業餘上班族,你的美感基礎至少都是歐洲、日本的環境水平起跳。
「這不就對了嗎!要去多看美麗的東西啊!」你說。
很遺憾,有一個巨大的盲點被所有人忽略,就是:
醜感,也能累積。
你從小就看著台灣的街道、台灣的房子、台灣的雜誌、台灣的網頁、台灣的筆電,當你真的進入什麼建築系、設計系時,你已經被不好看的東西給灌溉18年了。
再加上如果你沒有批判思想的獨立思考能力,你很難去理解「自己到底累積了什麼美感」,這可能就會導致「不論你看再多洋玩意兒也無法內化」,卻以為自己已經升級成功、自喻大師。
那當這些人在創作時,潛意識運用的可能是老派概念,而理智意識上,他們卻會覺得:「拜託!我都用了進口瓷磚、名牌家具、鋼骨制震、水岸第一排,你還能說我沒有美感?哼~,要不要我蓋個巨蛋給你看看!讓你見識我的厲害!」
是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留學歸國的設計師」或「預算無上限的設計師」做出來的作品仍然是醜到爆,因為他們滿腦子都是糟糕的概念。
而任何建商都可能有個十億、百億的預算去蓋醜陋的房子,請問你怎麼辦?還想憑一己之力、靠出國體會過的幾次感動來扭轉這一切?
「沒有都市發展計劃」且「沒有具美感的從業人員」的城市都會面臨一樣的問題,就是建築物醜陋,人民無奈。因為市容景觀的修正費用不可能分攤到一般民眾身上,而一般人也總想著:
「現在只是暫時的,等以後我換了大房子,我就要把家裡好好弄一下、就要來好好過生活!」
因此:
5. 全民將就
小吃店老闆覺得創業維艱,店面先「將就一下啦!」
出版社老闆覺得「書的內容」才重要,封面設計「將就一下啦!」
樓上鄰居覺得「屋內」裝潢弄好最重要,外牆「將就一下啦!」
民宿老闆覺得「屋外」風景漂亮最重要,房子「將就一下啦!」
小老百姓覺得「存錢」最重要,自己的烏賊摩托車先不換啦!
小台客覺得「方便」最重要,自己換機油直接倒水溝裡啦!
大老闆覺得「存款」不夠多,所以:廠房安全將就啦!重金屬廢棄物亂埋啦!水銀電池丟田裡啦!食品吃了不會暴斃就好啦!台灣很亂就出國啦!
6. 台灣可以犧牲
仔細想想,每個人的房貸、車貸、小孩基金、生活開銷等等的負擔已經超級重了,還要再撥出錢來對抗建商蓋的不好看房子?還要妄想去解決街景市容不好看的問題?
任何一個清醒、有理智、沒有妄想症的行為能力人都會做一個決定:
「頂多我自己家弄好一點,剩下的錢,就出國吧!去日本、去歐洲都好啊。」
的確是這樣啊,
日本不是為大家準備了漂亮乾淨的街道、動人的古蹟、鮮豔的和服、精緻的商店和紀念品嗎?
歐洲不是為大家準備了漂亮的火車站、雄偉的城堡、童話般的住宅、夢幻的法國大餐和海鮮嗎?
那麼多乾淨無暇的雪景、清澈見底的海灘,大家有什麼「理由」要去挑戰建商、挑戰遺跡呢?
所以雖然很多人不會承認,可是我們有意識地犧牲了台灣。
大家總在台灣謀生後,出國度假,享受心靈、視覺的滿足。
「等等等,不能這麼消極,我們還是要扭轉現況!」你眼泛淚光不忍地說道,畢竟,台灣是我們的故鄉,我們享受這裡的安定、自由,不該真的拋下!
好的,那就照原定計劃,帶同鄉們去日本考察吧!然後再問問大家的意願:「想不想改變台灣,變得跟日本一樣漂亮!」
你會發現,九成以上的團員完全聽不懂你在講什麼,因為:
7. 很多人並不在乎
你不信嗎?你現在就騎車去離你最近的任何一座山上,問第一戶你遇到的房子的屋主,你問他「覺不覺得自己房子不好看?」
大家不都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山、是自然景觀嗎?那當然要問問這批最該先「調整」的住戶啊!因為任何山上的第一戶房子絕對不會是什麼精心打造的漂亮住宅,所以我們去「問問」他們,也沒有說要他們出錢改建,沒有,就是去問問。
相信你會發現,你自己講話像是被消音了一樣,對方持續疑惑地凝望著你,你再問十遍、或者改問路上任何其他的人多半都沒有用。
因為你以為的美感,很多人並不那樣覺得,而台灣並不是你一個人的。
也許是他們沒接觸過更漂亮的環境、
也許是他們分不出美感差異、
也許是他們人生裡都只想著求生、繁衍、
也許是他們想著很多其他的事情。
反正,台灣變得更美對他們的人生來說沒有幫助,因此他們毫不在乎你難過的問題,而民主是你要服從多數。
「不管不管!」有人終於被真相擊垮而歇斯底里了:
「我就是要台灣變漂亮!日本也是亞洲國家,為什麼他們就可以、我們台灣就不行!不管!你給我想辦法!」
請不要激動,這也並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只要是沒有都市規劃去建設的開發中國家,市容場景多半都差不多是這副模樣。那到底有沒有辦法呢?
有三個方向:
1. 從小做大
想要讓台灣一次變美,除非把全台灣九成九建築炸光,然後重新規劃,否則畢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
所以理想的狀態是從小範圍開始做起,不論以後蓋一個社區、蓋一棟房子,你就找有美感的人來主導。
耶!這聽起來好像非常容易,怎麼沒人這樣做呢?
2. 美感主導
因為過去多數情況是「無美感的人在主導」,很多有技術專業或有錢的人當然不會認為自己沒有品味,因此美感設計絕不假手他人,加上還有很多沒有美感但有顯赫履歷的人在其中攪和,最後就一團亂了。
所以美感主導是關鍵,技術再怎麼樣,也必須是輔助支援的位置。
如果有「無美感」的人還想反駁,麻煩就看看台灣現在的模樣,大家給過你們機會,但你們搞砸了。
3. 再次徹底西化
很多人皺眉了,「什麼全盤西化?我們要愛台灣!要尋根!要擁抱傳統!去蕪存菁!跟隨先人的步履攀向世界高峰!站在山頂上大聲呼喊愛情!」
呃~,可是大家念茲在茲的日本,就是徹底西化過的產物...
西化就是指「擁有現代化思維」,也意味著我們必須拋開許多陋習,學習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狹隘地說要大家只能吃西餐、用刀叉。
很多人常遺憾地表示日據時代的建築就很漂亮,後來為什麼就變醜了!
因為舊式的日本房子無法變成現代化高樓麻!
而新式日本現代化的建築思維我們更沒機會接觸到,光復後,我們努力拼經濟,也移植了雙B、美式公寓、華爾街西裝夢這類發展層面的元素進來,但也就僅止於此,不再有「動機」帶我們往更深入的西化層面演進,因為大家開始優渥,買車、也出國玩了,加上聯考制度也穩定,父母都希望小孩走向金榜題名、明星科系、存款導向的人生,因此台灣的現代生活場景就定下來了,變成你我今天看到的這副模樣。
你也許穿著最新的歐美日韓潮服,但站在舊家老式木頭衣櫃前自拍;
你也許用著最新款的3C、影音,但家裡卻如倉庫般堆滿雜物、電線混亂、燈光暈暗;
你也許去ikea買了全室家具,但放回自家後卻沒有變成北歐風,而仍是老屋風;
你也許自己創業開店,但不管你多麼善良、努力,可能你的名片、招牌、店面就是做不好看,你不但摸不著頭緒,還讓路過的年輕網友邊看邊心裏抱怨台灣的市容真是醜爆了。
是的,因為台灣仍舊是現代化不完全的產物,整個世代的人幾乎都沒辦法抓到你們大家出國感受到的動人元素,遑論還能複製回來、更別說要去拋開陋習、過更現代的生活了。
--
後記:
某些外國人來台灣定居,會自己去裝飾居家或店面,那種空間多半就會讓台灣人覺得:「真的很有外國的感覺歐!」
如果外國人還有閒錢在台灣蓋個小屋,那你就能看到外國的房子,他家大概也能成為趣味景點。
如果這種情況複製兩千萬次,台灣就能扭轉了。
...
「為什麼都要崇洋媚外!我們台灣的古蹟、風景也很讓外國人喜歡啊!他們很欣賞我們的傳統文物耶!」有網友跳出來追問。
是的,「如何讓傳統的文化元素現代化」一直是一個矛盾,因為你只有兩條路:
1. 全面復古。
一樣是要「從小做大」,找個地方把台灣傳統農村或日式建築全部精確地照做、複製延伸,做出完整的傳統社區或市鎮,這樣才有可看性,那種「只蓋一棟或一戶」的玩票性質意義不大。
請問日本京都清水寺,是因為只有一、兩棟傳統建築,所以讓大家喜歡去遊玩嗎?
當然不是麻!整座山都是傳統的日式建築、特產商店、寺廟古蹟啊!
所以日本遊客來台灣永康街,一定會覺得「極短!」永康街也太短了吧!一下就走完了耶!難怪政府要呼籲觀光客從永康街走到101。
2. 研發新傳統。
把台灣傳統文物、圖騰、設計元素全部改良、更新。
大家念念不忘的日本也是如此。我們去年因為有人研發一套新字體募資就讓大家雀躍不已,覺得終於有「一套」好看的新字體要誕生了,但日本可是隨時都有許多網友在無償設計新字型喔!做好後就放在網路上讓大家下載,且當中常常還都帶有上千字的日文漢字字型...。
是的,輸人不輸陣,所以我們所有傳統元素都要大量建檔、分類,然後動員有設計能力與美感的人通通去研發,來個全民運動!
然後各種生活傳統也要重新檢視,那些家庭陋習、負面習慣或不合時宜的風水就由政府統一公告廢除,即便不能讓我們瞬間變美,至少也讓大家活得更輕鬆一點。
父母要開始研究外國子女教育,不再讓華人父母陷於不善溝通的問題;
學生也要開始研究各國政治制度比較、民主演進史,不再讓統獨問題流於純意識形態問題或讓自己容易受到煽動;
學歷不高的人要接受基礎哲學、語義學、邏輯思考的訓練,不再淪為只會網路留言謾罵的鍵盤俠;
夫妻要研究更多男女互動、生物性差異、表達技巧,不再困於華人談戀愛的歷史過短,而導致容易走向怨偶的宿命;
老師也要鑽研口頭演講、勵志課程、社會文化批判分析、物聯網趨勢,才不致淪為只會念課本的誤人子弟無聊老師;
政府要全面改革、藝能界要痛定思痛、設計界要大義滅親、
然後再丟出更多的字體、更多認真設計、更多大量心力,不斷地無償貢獻、瘋狂追求!
相信這樣假以時日,台灣場景會真的能被我們扭轉過來的!
...
請問,在你是一個「沒有睡著,且理智,且明天還要上班,且下班還想找女友或男友約會、吃個熱炒、追三部美劇」的成年行為能力者的腦中,你會做出什麼樣的嚴肅決定?
是會去照做上面提到的那一整串舉動來拯救台灣?
還是下個星期直接搭廉價航空帶女友去日本玩?
大阪心齋橋血拼、京都哲學之道賞櫻,然後吃抹茶、冰淇淋、拉麵、居酒屋?
不用留言回答,因為我已經聽到你心裡的答案。
--
延伸閱讀:《你的性感殺不死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