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咖啡,只有限制級的真相

2014-11-22

欲望決定論



人的一切行為、人類的所有歷史,都源自於慾望,更正確的說法是腦部慾望。


慾望是人類這種生物所被設定「會感到美好」的動機方式,就像人類會因為吃到鹹的、甜的食物而感到開心,但狗可能不會,因為狗的生物設定沒有要因為這些而感到愉悅。

但慾望會隨著人出生後,成長經歷中所接觸的而調整啟動內容,就像小孩並不會因為吃到辣的、苦的而覺得開心,因為小孩不知道開心的點在哪兒,反觀許多成年人喜歡吃麻辣鍋、苦瓜等等,因為生理享受著辣痛的刺激,同時刺激了不同的腦部區塊,體驗到了不同的愉悅感。

愉悅的感覺來自於腦部受到特定的刺激滿足了慾望,比方吃到味道豐富的食物,食物化學分子通過了嗅覺、味覺而讓腦部感到滿足,釋放讓自己快樂的化學物質。

但這個刺激不只是感官的接受,不只是吃到好吃的食物、聽到好聽的歌、摸到舒服的枕頭布面或情人的肉體,而是只要滿足了腦海中「慾望體現」的過程,就能達到腦部釋放化學物質,讓人開心。

一個喜歡罵人的人,也是在罵人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各種滿足,不論是權力壓制、心情宣洩、聽到自己的大嗓門聲音感到安全或勇敢,都促使了腦部帶動整個神經化學作用,而感到舒適、習慣。


人類能透過各種動作、人際互動來讓自己的某種慾望滿足。


歷史上許多獨裁者喜歡殺人,是因為這個動作讓他們「有滿足到」。

許多人喜歡修行、做善事,也是因為這些行為的整個過程能讓自己產生各類的想像、腦海中的思維組合成自己喜歡的感受環境,而感到滿足。

一個人會儘量去做各種事情來讓自己滿足,但最簡單的方式仍是透過「直接刺激腦部」而感到開心,所以不論是:

盡情地吃美食;

吃太豐富而改吃清爽的食物;

早上起床先游泳、找個異性親密互動、再吃大餐、看壯闊的美景、住在寬敞的大房子、精美完備的室內空間配備;

讓其他人羨慕、推崇、崇拜、投以嫉妒的眼光;

等等的,通通都是在不斷讓腦部受到刺激來感到慾望的滿足。

只是慾望比我們想像的更全面、更多。

人類需要人際互動,渴望被稱讚、渴望被肯定、渴望滿足感官、渴望滿足腦海中的想像,因為那通通會讓人感到快樂。

早晨捷運上的通勤族面色淒苦,是因為自然做出這個表情讓他們感到正常、自在,而不是「在捷運上維持笑臉、亢奮的心情」能讓他們感到開心。

慾望的每個細節被滿足的越完整,滿足感就會越大。

如果只滿足了其中幾樣條件,那人可能就會「試圖去尋找其他的方式來滿足」。麻煩的就在於,人類的語言無法對我們所有的欲望都能明確描述,所以就造成很多人滿足了表面需求,但內心卻仍有缺憾。

這並非是「欲望是無窮盡」的這種論調,而是就連基本的欲望滿足,也讓很多人受盡苦楚。

比方,大多數女生都希望有一個好伴侶,體貼、有能力、負責,但她們可能無法判斷男生種類,而選了「大男人」的男生,這種男生愛管女友行蹤、不喜歡女友插話或講讓自己丟臉的話,他們決定每次要去哪裡、覺得自己才知道什麼是對女生好的做法。

但結果就是女生壓力很大,但又「不知道哪裡有問題」,明明對方有給自己錢、給自己物質生活,還會管束自己 、教訓自己,但為什麼自己就不像「想像中那麼快樂呢?」

而對於這個男生來說也是一樣,他覺得為什麼明明對方長得漂亮、看起來嬌柔、又給自己管、又順從,但就是讓自己「沒那麼大的心動呢?」為什麼還是要去外面才會遇到更讓自己喜歡的女生呢?

因為癥結仍在於:雙方想要的都不是這種對象

只是理智在「思維裡的文字描述裡」符合了自己需求,而想像自己應該會滿足才對,但實際上就是不會。


我們多數的決定都受到這樣的腦部思維評斷過程,部分是可意識到的,可以條件化、量化,比方你可以說「我喜歡進口車、喜歡大眼睛的女生、喜歡穿西裝的男生」。

而其他部分則是潛意識的,也就是所謂的「感覺對不對」,比方一個你喜歡的穿西裝、斯文、工作不錯的人,你仍可能覺得「他不是我想要的」而拒絕對方,但你不一定能去講出原因讓對方懂。

人一生所做的事情幾乎都受到慾望驅使,只是我們多半不自知,我們不懂為什麼有些人「願意」拼命工作、創業,去忍受勞累、壓力來賣自己的產品,但就是因為那些實業家「想到自己能賣出東西、製造自己覺得會很好用的產品」就覺得滿足了各種慾望。

「成就感、生活充實度、夢想」通通都有了,所以他們拼死拼活地投入一生。

慾望驅使我們改變了做事情的「順序」,也改變了我們對各類教條、規範的遵循程度,有些人喜歡「念書考試得高分」的滿足感,有些人喜歡「穿黑衣走在街頭給旁人兇狠目光」的滿足感,有些人喜歡「看塑膠模型做好」的滿足感,有些人喜歡「穿西裝聽別人稱他為總統」的滿足感。



你現在選的車子、你選的工作、你選的居住地點、你選的伴侶,通通受到你的慾望驅使,而你最後選的層級和類型是能滿足慾望的最高標準或是最基礎底限,端看你在過程中所得到的安全感有多少。

而慾望滿足是在腦部裡的神經作用下完成,所以只要是能「直接刺激腦部」的方式,通常是可以達到最快的慾望滿足,也就是:性愛、麻醉藥品、刺激藥物、酒精。

之前提過,失戀的痛苦無法靠小快樂、吃大餐、小金額紅包來緩和,只能靠喝酒、使用麻醉藥品來最快紓解,或者給你台幣三千萬等等的大刺激,才能舒緩。

而慾望常常有成癮或交互作用,也就是腦部會把你「美好愉悅的體驗」或「直接刺激腦部的當下感覺」,透過記憶跟慾望結合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戒煙很難。

抽煙的人在亢奮開心時會想來一跟煙,而當沒什麼大事發生的時候,腦海也會喚起一些過往「抽煙時的心情」來驅使自己去點上一根煙,所以如果一個人曾經在失意時藉酒澆愁,那他在平淡的生活裡或一點點不順的時候,很容易想起自己從前更不開心的記憶,進而想去喝一杯、抽一隻菸、唱一首歌等等。

外行的戒煙勸導常會說什麼「要正向活動、遠離誘惑」,這是完全毫無作用的建議,真正的戒煙只能自發性腦海中找到「更大的滿足感」讓自己感到慾望滿足才能成功。


你無法理解某個人的行為?他其實正在受到慾望驅使:


讓他成為那樣的人、
讓他講那樣的話、
讓他打那樣的老婆、
讓他甩那樣的車尾、
讓他吃那樣的黑白切、
讓他聽那樣的電子音樂搖擺、
讓他講那樣的類外國腔調、
讓他仿冒那樣的設計。


現在當你走出門,看到一個人穿著時髦或奇特、看到一個人潦倒或亢奮,你會瞭解,那通通都是慾望機制的結果。

「他很認真的寫了一篇論文」與「他很認真的拼湊出一篇網路文章當作業交」,只是因為彼此的滿足機制不同,也許他對學問的鑽研有極大的滿足、也許他對自我的學識形象感到開心,也或許另一個人覺得這堂課根本就是浪費時間,趕快交差了事出去狂歡吧,通通都是慾望使然。


慾望最嚴重的影響不是那些明顯的外物誘惑,而是內心思維組成的「處世行為」。

一個認真的攝影者可能花了多年、跑了無數場景、拍了數百張照片,才挑得出一張最好的作品發表。

但另一個人可能自己原地轉圈不停按快門,拍了一百張照片就都通通都上傳,看到朋友按讚後就覺得無比滿足了。

更別說美少女只要臉書上打三個點「...」,就會有無數網友跑來關心、按讚、留言說:

「這就是人生!」
「怎麼了呢女神?」
「要愛自己喔!」
「加油!你是最棒的!」

這些通通都可以或多或少滿足腦部慾望機制,而這極有可能會阻礙你自我突破的機會。(請參閱《曾經損友難為水》一文)


《華華咖啡廳》多數文章的論點基礎,都源於「慾望決定論」,而你我所做的各類事情,也多半都源自於此,我們終其一生,都只是在找能讓慾望滿足的方式。


--

封面圖是《猜火車》(Trainspotting, 1996)劇照,這是一部跟追求藥物刺激的「沈溺」主題的電影,不論你有沒有嗑藥的或成癮的經驗,多數人在看這部片的時候會感受到主角們對於「無力控制外部世界」、甚至「無力控制自己」的失落而感到某種共鳴,而主角在當中有沒有得到什麼「美好」的感覺呢?

「彷彿一直都有」

但,我們心中都會質疑這個答案,因為我們常常也不確定我們到底在人生當中得到的是不是美好的感受,年輕人務必要去看看這部片,因為看完後仍能聚集動力去做些什麼。但出社會後的人人如果要看,就應該要稍微準備一下心境,以免過度被劇情拉走感覺。


Share This:    Facebook

0 意見:

張貼留言

my instagram

搜尋網誌裡的:

Popular Post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