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咖啡,只有限制級的真相

2018-08-22

現代人的原罪



天主教有所謂的「七大原罪」:傲慢、貪婪、好色、嫉妒、吃太多、憤怒、懶惰。

這些罪是你人生在世最好避免的,如果犯太多就會下地獄,但對我們一般人來說會覺得:「什麼!吃太多也有罪?喜好漁色也有罪?莫名其妙麻,我想天天跟老婆吃大餐、天天跟女友抱抱也不行嗎?」(注釋1)



宗教上的原罪都是針對「動物本能行為」的「道德化批判」。

生物的存在目標是生存、繁衍,所以本能會驅使動物去找吃的、獵捕、囤積糧食,而當動物腦子壞掉的時候,可能就會不停地吃或一直找吃的。

而如果腦子壞的太嚴重呢?那就有可能吃到撐死,或者可能過度獵捕導致這一區的獵物都被滅絕。

人類跟動物的差異就在於,我們透過「意識思考」導致我們不需要腦子壞掉也可以在理智下,去做「超出生存需求」的行為。

比方大多數人打拼工作都絕不止要賺晚餐錢、奶粉錢,而是要賺更多財產或更多生存以外的奢侈品,於是我們囤糧、獵捕、開採的規模比所有動物都大,導致的污染、環境影響也比所有動物都多,許多古生物的絕種都只是因為當年人類遷徙到該地,發現當地有某些動物很好獵捕、很好吃,於是就毫無節制地把牠們從地球上給吃光了,比方渡渡鳥、大海牛、大海雀這類,又可愛又溫馴,人類看著喜歡就拿來當晚餐。

人類會這樣做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行為的長期影響,我們不知道如果把廢棄物到滿整條河川,也許以後就沒水喝了;我們不知道如果把近海魚都補光,那以後也許就沒魚可吃了;我們不知道如果把所有旁人都抓來當奴隸,那也許有一天自己就會葬送在起義百姓的手裡;我們不知道如果把房子蓋得太醜,那以後台灣就永遠沒辦法有好看的市容

而一些聰明人士發現!如果人類毫無節制地把所有生物本能發揮到極致,未來的人間可能連地獄比不上,於是他們針對各種慾望來制定道德規範去告訴世人:

「你們天生就是有罪的啊!大家捫心自問,平常是不是很想不勞而穫啊?是不是很想把帥哥美女都納為己有啊?是不是很想每天吃大餐、享受奴隸的服侍啊?是不是看到別人過得好就想揍他們啊?是不是當有了一點好東西就想炫耀啊?」

然後再說:

「如果犯了這些罪或心存這類念頭以後就要下地獄、上不了天堂了啊!而天堂可是更好玩的啊!天堂的爽大於吃飽飽的爽、大於抱暖暖的爽、大於不上班的爽啊!大家明白了嗎!請鞭策自己『洗去自己的罪行』知道嗎!」


「不對啊!基督教要免除下地獄不是只要『信耶穌』就可以了嗎?」有人問。


其實宗教都不只是這樣,而是信了以後,還要常常去聽佈道、去聽如何約束自己,在古代,這是唯一能大量傳遞價值觀的方式,如果你不信教、沒聽過這些「教條」,那你可能自始自終都不知道「吃太多」居然有罪?

但現代人呢?

有任何人不知道「吃太多變成大胖子」可是會「心血管疾病、常常飢餓、拍照不上相、練不出肌肉,影響升遷、交友、談戀愛」嗎?

大家通通都知道,放眼望去IG每個女生都在健身,一堆人在考健身教練,另一堆人在吃油過日子,而天生一點麗質的人就通通變網紅了。

也就是說,那些中古原罪,我們現代人早已透過網路、媒體的傳遞而變成我們的常識了,我們也發現很多原罪已經不適用現代社會了,比方「貪婪」(greed),如果貪婪有罪,全世界上班族早就下地獄或被窮苦民眾用石頭砸死了,因為動不動就加班忽略家庭、動不動就踩著別人往上爬、動不動就想升職加薪當肥貓,這都是赤裸裸的罪行吧?


但人類漸漸理解了許多原罪概念的慾望本質。

我們會努力賺錢也關心環保,我們能吃完大餐再跑去健身,我們渴望激情同時也做好預防措施,我們變成世界首富後又捐出自己所有家產。

所以我們無法再追著別人指責說:「你太愛吃了!吃太多是一種罪!」

因為對方只會露出健美身材,手裡提著一桶蛋白質粉跟一袋酪梨,疑惑地想你到底是哪裡有問題?

是的,那些老派原罪已經不再是我們現代人糾結心頭的道德概念,沒有人會因為馬克.祖克柏變成富豪而指責他,也沒有人會因為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從夜店帶走太多名模而指責他,更沒有人會跑去抗議大胃王比賽、抗議健美增肌鍛鍊、抗議企業家的鐵血管理風格,因為我們早已邁入另一個時代,我們認真地面對了人類慾望、我們把慾望轉化成自我進步的力量,只要有一群人瘋狂往前衝的同時,也會有另一群人不斷檢視群眾的每一步,然後大聲疾呼新的反省主題。

一下說中式虎媽、一下又歐式開放,
一下說地球暖化、一下又冰河寒化,
一下說早餐斷食、一下又狂吃油脂,
一下說要有被討厭的勇氣、一下又說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我們根本不用擔心人類會因為某種「極端行為維持太久」而導致終生遺憾,因為任何人們想去風靡的思維,不出個把月就會冒出反面論述。我們隨時都有太多方向可選、有太多案例可參考,而且互相矛盾的案例還都各自成功了,所以我們現代人並不缺選項,而只缺「抉擇」。


抉擇


如果你是北京猿人、山頂洞人,那你一生沒有別的選擇,就是每天打獵、撿水果、找蟲吃,晚上回到山洞裡烤肉、狂吸烤肉的煙霧廢氣直到死去,因為山洞裡不通風,而亞洲的原始人就這樣活了幾十萬年。

不論你轉世輪迴幾萬次,過的生活還是一模一樣,死前最後一刻吸滿烤肉廢氣,投胎睜開眼又是山洞煙霧繚繞,再次被迫吸入一手煙,活十幾歲又死掉,然後不斷重複。

而這是你想過的生活嗎?

不是,但你別無選擇。

如果你活在古代戰時,一輩子都面臨被蠻族屠城的危機,每天只能啃樹皮,一出城牆就被敵兵砍頭剁手,但你別無選擇。

如果你活在工業革命,一輩子都在礦坑裡彎腰駝背不見天日,每天吃一塊麵包,三天兩頭被坍方活埋或瓦斯爆炸,但你別無選擇。

多少代的人類就這樣一生被侷限在某個悲慘情境裡,從沒吃過一頓飽飯、沒睡過一頓好覺,甚至連糖都沒看過,但他們別無選擇。

而未來人看我們會不會也是這樣呢?

一輩子困在不喜歡的感情?不喜歡的工作?不喜歡的生活?而更悲哀的是,我們明明是自由的。


沒有缺乏食物、沒有面對戰爭,

沒有被買賣為奴、沒有被指腹為婚。

生病有藥醫、無聊有電影,

社會分工細到各種我們不喜歡、不願意做的事情都能假手他人,

社會資源多到即使我們成天無所事事,人類也不至於潦倒滅亡,

不論吸不吸菸,我們早已都是大自由,所以最終能抉擇的是:


我們要如何體驗這一生?


如果你不是今天辭職、明天就會餓死的話,那離開不喜歡的工作當然是你的選項;

如果你不是今天離婚、明天就會被殺死的話,那離開不喜歡的配偶當然也可以考慮。

現代世界提供給我們的就是足夠多的旁人案例、足夠多的維生資源,讓我們可以去選擇「自己真正快樂的方向」!

老幾輩的人可能都還無法,他們面對戰爭、內亂、逃難,如果放開手邊的工作或家人很可能結果就是你死我亡,所以他們的人生目標幾乎不是追求自己快樂,而是希望家人不要餓死、希望小孩能長大成人、希望家族能傳宗接代。他們就跟過去一代代的山洞原始人、一代代的戰亂倖存百姓一樣,他們的一生意義就是為了我們此刻能有機會看到世界的繁茂、能體驗繁茂當中的種種細節面貌。

歐美人常常存了點錢就去世界各地旅遊,因為他們覺得活著就是要「體驗世界」,把這世間所有有趣新奇的東西給看個夠,畢竟地球上有這麼多文化遺產、風土民情,每一樣都能讓自己感官愉悅更加拓展,那為何不去?為何要困在日復一日的家鄉小區域?

而我們華人踏出任何一步總是猶豫再三,一想到原本生活可能要被打亂或重新洗牌就恐懼了,覺得:「以後再去旅遊好了、以後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好了、以後再追求真正喜歡的對象好了。」

眼睛看到世上各種機會、心裡懷抱人生種種夢想,但最後會做的仍是一切再等等、再看看,而這一等,就等到臨終。


是的,

也許我們會有個普普家庭、普普小孩、普普婚姻,但這是將就;

也許我們會有個普普工作、普普通勤、普普升遷,但這也是將就;

什麼時候才能追求夢想?

什麼時候才能追尋讓自己快樂的方向?

甚至什麼時候才能去爭取「明明我們早就可以擁有」但卻因為「旁人阻撓、家人阻擋、陋習阻礙」的自由人生?

我們以為自己是在「延遲享樂」,是在「保留最好的到最後」,但實際上我們只是透過變老來通通錯過。我們無法把人生原本需要耗費幾十年的體驗通通濃縮寄望在真的毫無牽掛的那一天,因為有太多太多的美好就是需要你花時間,而走向這些美好的過程中還會讓你更花時間

那這一生又如何能等?

我們活著絕不是為了追尋那份「死前願望清單」,而是為了讓在世的幸福體驗極大化。


喜歡藝術?喜歡音樂?喜歡烹飪?那就去吧!

想要變瘦?想要變裝?想要變性?那就去吧!

渴望花錢?渴望享樂?渴望環遊世界?那就盡情地揮灑吧!

爸媽逼你念某個科系?父母瞧不起你的興趣?不喜歡吃某種東西?不想因為身為華人就背負無理陋習?

當然通通都可以選擇啊!

選擇你會喜歡的生活、選擇你會熱愛的工作,即使此刻暫時還達不到,但我們至少知道自己是要往這個方向前去,我們活著就是在為這樣的目標鋪路,因為如果不是這樣,那一切只會是我們今生的空想。


不用再當乖寶寶或裝好人,別再為不屬於自己的幸福而犧牲。

抉擇的快樂,來自於我們終於能對自己「誠實」。


我們要選擇想要的生活,然後竭力爭取、拼命體驗!


當我們能抉擇時,不去行動才是此生的原罪。




--

注釋1:七原罪請參考Wiki:七宗罪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部電影叫做《火線追緝令》(SE7EN, 1995),裡面描述一個殺人魔,因為太著迷這七原罪教條,而把很多他認為犯了這些罪的人給幹掉,警方莫名其妙之餘,也只好去翻聖經、神曲這類宗教書籍來循線追捕。

這部片是該類型犯罪片的經典,因為氣氛營造得非常幽暗淒涼卻又寫實,很多人的人生色彩可能跟片中畫面一樣灰暗,而且是大明星布萊德.彼特、摩根.費里曼主演,劇情節奏也很流暢,所以有機會請務必感受。


--


封面圖是電影《千鈞一髮》(Gattaca, 1998)劇照,這部電影描述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世界,人類用基因優劣來決定每個人可以做什麼工作、擁有什麼地位,但主角不願意接受自己命運只有如此。

這部片非常好看,畫面充滿冷冽極簡的浪漫,而劇中討論的主題也反映了歐美的人生理念,那種追求夢想的熱情與優雅至今仍是我們華人普遍缺乏的,因為我們華人把財富規模與文化成就劃上等號,但文化美感是建立在對生活的熱愛,而不是對奢侈品的崇拜,只是這一點我們多半還沒能理解。





Share This:    Facebook

0 意見:

張貼留言

my instagram

搜尋網誌裡的:

Popular Post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