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咖啡,只有限制級的真相

2004-04-26

關你二十年


人喜歡逞一時之快,因為有快感和滿足感,騎快車是很好的選擇,大吃一頓也不錯,但是當遇到感情問題也要逞兇鬥狠,就淪為俗人了。


新聞報導,有個女生,因為自己男朋友和某女性好友有了曖昧關悉,憤而花錢請黑道將男友打成殘廢,再對那名女性潑灑硫酸,鋒芒一時無兩,而後法官判該名女子二十年徒刑。

二十年。

在某個晴朗的天氣,她聯絡了黑道兄弟,希望能給自己當下仇恨的人來點報復,讓受傷的感情能得到發洩,心中的快意自不可言,當然還得去提款機前匯款轉帳或者送現金給對方,雖然麻煩,但整體來說仍是相當美好的一天啊。

可惜,

從此再也不能自由的走在這種天空下,

再也不能吃麥當勞,不能吃牛排,

不能看院線片、不能去玩耍,

不能走在海邊散步或者去找男人了。



二十年,

就是二十年,

人關在牢裡二十年,出來後社會對他來說就是外星球了。

假設有一個人,在民國70年關進去,民國90年放出來了。

不好意思, 二十年前只有一家麥當勞,沒有其他的速食店,沒有7–11,沒有便利商店,沒有手機,沒有Notebook,沒有網路,沒有Windows,甚至也沒有個人電腦,關了二十年,大概跟回到未來一樣,你走在路上一切都變得非常陌生,你的思維和外面的人差距太多了。

走到便利商店,你會自言自語:「什麼是茶理王﹖什麼是飲冰室…﹖什麼Qoo﹖」再多逛一下後發現,怎麼回事?日文商品多到...難道台灣已經是日本的一個縣了嗎﹖

你可沒看過捷運,你也不知道悠遊卡,你已經自己安慰自己二十年了,只因為你在那個早晨,逞了一時之快,或者說你以為你在逞兇鬥狠罷了。

我們電影看太多了,以為判刑完後,下一個畫面字幕就是寫著:「五年後」、「二十年後」那樣瞬間跨過時間尺度。

或者像電影《一日一生》(Labor Day, 2013)那樣,剛被判刑25年,過了幾個畫面過後就已經準備出獄,然後跳上來接風的計程車,回去跟大哥請安或者變成某商店店員。


電影讓我們以為判刑七年像是「只關七天」一樣,但真實情況卻是,你剛關進去兩個小時你可以忍受,再來呢﹖

兩天後,兩星期後,兩個月後,忍到你都發瘋了但你人還是在裡面,誰會來看望你﹖

你媽﹖

不好意思,就算一個月來一次,可能幾次後她就離開人間了,何況還不知道她會不會來。

而你朋友,全部都在賺錢、偷情忙的不亦樂乎,誰管你這社會邊緣人。

聽我說一句:

冷靜下來! 之後你可以找二十年的男人、吃麥當勞吃到撐死、跳樓一次以上,這樣還不夠過癮嗎﹖

絕對比你天天看著牆壁、吃用臉盆裝的飯菜,同時旁邊還有人在上廁所來的好吧?只要你那天不要逞一時之快。

--

要是有人看完本篇後說:「唉喲,可以假釋啦,不會那麼久的。」

麻煩請你出門在外不要隨便聽從陌生人指示進入提款機英文介面。

--


封面圖為《刺激1995》(Shawshank Redemption, 1995),一部監獄主題的經典名片,在國外多個排行版名列影史第一名好看的電影,沒看過的人有閒情時可以看一下。


Share This:    Facebook

Related Posts:

  • 關你三十年 多數家境不錯的小孩衣食無虞,父母因為寵愛,所以他們想吃什麼、想買什麼都沒問題,在學校總是拿著新款的包包和手機,每天打卡的餐廳單價都是其他打工同學兩、三天的薪水,而他們要好的朋友也多半是同樣的有錢小孩,一年出國兩、三次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成年後就有車代步,個性比較安定的人在大學畢業後幾年內就… Read More
  • 最反感的陋習 陋習:沿用前人的行事習慣而不去思考是否具有真正效益。 最常見的陋習,比方每次電視廣告想要傳達「年輕」或跟「活力」沾上邊,就一定會拍一些年輕人跳街舞或玩樂團的畫面,但這兩者不但完全無法呈現年輕人的主流文化,甚至連次文化的大宗也談不上,你認識的哪個人是靠街舞或樂團而發光發熱的?但這卻已經變成廣告企… Read More
  • 50元的人生 故事ㄧ: 她從年輕時念書,因為住宿開銷,所以省吃儉用,常吃便宜的便當、麵攤,學校附近的餐廳說好吃也還好,讓人會想一吃再吃的更沒幾家,但回去宿舍前,總還是要買個晚餐,所以就將就一下。 雖然偶而會跟同學聚餐,但也僅是偶而,也並不是什麼大餐。工作後租房子,省吃儉用,存錢當然會買點衣服、包包犒… Read More
  • 台德恐龍的差異 在德國的朋友Leeloo分享了一張德國鄉下雪地中的恐龍雕像照,我看了以後感慨萬千。 為什麼人家的恐龍看似栩栩如生,雪中拔地而起的威猛感彷彿這真的是恐龍的世界一般。 讓我回想起上次在花博也看到一隻恐龍雕像,遠遠看到的時候我內心就覺得非常訝異,並堅信我一定是看錯了! 因為恐龍雕像再怎麼超現… Read More
  • 小學裡的秘密 小學時候常常朝會時,老師總會唸到許多同學的名字,說是得了演講比賽第幾名、朗讀比賽第幾名、作文比賽第幾名,甚至查字典比賽第幾名,然後各班的這些同學就會上台領獎。 每次看這些人上台時,雖然我是沒有很注意那是什麼儀式,不過當自己班上的某位同學也得了這種比賽的名次而走出人群上台時,我就會很納悶:… Read Mo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搜尋網誌裡的:

Popular Post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