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咖啡,只有限制級的真相

2015-07-30

深愛就要有膽自殺


幾乎每一、兩個月就會出現「分手談判,男方動手傷人」這樣的社會案件,內容也幾乎一模一樣,就是女生提分手,而男生要求談判,但男生其實已經認為談判結果不可能讓自己滿意,因此赴約前都帶了武器,最後真的沒辦法挽回就會犯下傷人或殺人的事件,許多時候男生也會自殘以求解脫。




早在1990年就有一本小說叫做《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年有拍成電影),是由真實故事改編,小說劇情描述一個建中男生「小四」喜歡上一個清秀的女生「小明」,小明不排斥跟他互動聊天,小四於是情竇初開、覺得世界真美好。


後來小四卻發現這看似清純的女生好像有很多秘密,許多朋友也跟他暗示說她會跟不同的男生曖昧或亂來,可是小四每次遇到小明,她都是一副燦爛可人的清純模樣,還有著無辜、令人覺得「不可能說謊」的眼神,直到最後他發現小明居然跟自己的一位富裕好友交往,才確定小明真的在騙他,最後他就弄了把刀帶在身上,想說如果遇到那位好友,就要跟他單挑。

沒想到在路上先遇到了小明,她還是一樣無辜的眼神,彷彿什麼事情也沒發生般開心,結果在小四的追問下,女生翻臉了,小四才確定原來傳言都是真的。

小四不斷想跟她說教,大致是「感情不能這樣玩、妳不能這樣騙人、妳不能不在乎別人感受」等等的內容,小明卻露出毫不在乎的樣子,最後乾脆想離開了。

小四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氣:背叛、被騙、被不認同,所有感覺湧上讓自己克制不住,最後憤而拿刀殺死了小明。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切入:

1. 感情的分分合合。

2. 看似無害的女生。


1. 感情的分分合合。

有一個現象是家長相信,但學生不信的,就是「中學生時代的交往對象不會是你最後結婚的對象」。家長、大人們都知道,學生情侶隨著年歲增長、喜好改變,以及出社會後的現實影響,小孩子要從國、高中就只喜歡一個人到結婚那一天,難如登天啊!


但是中學生第一次談戀愛時卻都覺得:「這是我最喜歡的人!我要跟對方天長地久!」

不過真正這樣走到最後的人仍少之又少。

因為人的喜好會改變,在《如果能再選一次,你會選擇最愛》一文中提過,小朋友因為接觸的少,所以可能遇到最先告白的異性就交往了,但隨著發現自己喜歡的形象越來越明確,隨著比較越來越多,就漸漸會篩選哪些人不會讓自己心動,而這個過程最大的關鍵就是:


接觸的樣本數。

如果你在一個小島上,除了你之外只有一個女生,那你理所當然的就只能跟對方談感情,這樣的劇情還拍了兩部電影,分別是《藍色珊瑚礁》與《重返藍色珊瑚礁》,以下是兩部片的劇照。



第一集女主角是漂亮寶貝:布魯克.雪德斯(Brooke Shields )。


第二集女主角是第五元素:蜜拉.喬娃薇琪(Milla Jovovich)。

男女主角就是獨處生活在荒島上,那別無選擇,你就只能跟身旁這位異性互動、談戀愛。

但現實中,當你在學校、公司、公開場合接觸到越來越多人時,你會發現原來世界上還存有更讓自己心動的對象存在,因此這時再問你:「你覺得中學生交往的對象就會到結婚嗎?」

大家都很理智的覺得「不會」吧,因為中學生怎麼能確定未來不會遇到更喜歡的對象?

我們就以Playboy的創辦人Hugh Hefner和最近很紅的澳洲菸草大亨Travers Beynon為例,看看他們的見多識廣:


Playboy的創辦人海夫納是全世界最知名永遠都在左擁右抱的人物,從年輕開始就一直在美女間周旋,女生都年輕貌美、源源不絕。



而這是近日上了本地新聞的澳洲菸草大亨Travers Beynon和女友們,他因為有錢,所以美女圍繞,每天過著花天酒地的奢華生活,而身旁的女友們也都非常開心、享受這樣的人生。



你走到泳池旁邊問他:「願不願意只全心全意喜歡一個人?」

相信答案會是否定的,為什麼?

因為他知道:「還有太多未出現的女生可以探索,如果當中有更吸引人的女生怎麼辦?」

甚至你問這些女生們:「要不要離開這裡去找個固定的對象啊?像一般小資女那樣找一個純潔堅貞的男友?」


相信答案也是否定的。

是的,其實女生並不是跟男生那麼完全不同的生物,很多女生也會挑男生、也會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路線、也能主導自己的渴望。

但如果情況相反呢?


如果你不是上面這種優秀條件的男生呢?比方你在補習班裡、在校園裡並不是特出的人物,風頭不健、人脈不廣、女生不喜,那你唯一交往或曖昧的對象在你心中就顯得很珍貴了,因為你沒有可取代的對象。

又或者你明明條件普普,但卻意外得到了一個漂亮女友,但你無法複製這樣的經驗去吸引其他漂亮女生,那你也會預期未來無法再交往同等級的對象,而覺得百般珍惜。

所以邏輯上,如果你平常能去接觸更多優秀的異性、探索更多的存在可能,那你就會有一點備胎心理,知道世界上一定還有其他吸引自己的人存在,而這種思維對自己是有好處的,因為你會對世界抱持希望。

而見少識窄的人除了沒有那種「天涯何處無芳草」的認知狀態,都還有一種類似的難過感受,就是怕分手後:


以後再也遇不到像對方這樣的人了


覺得自己現在遇到的這個女生最棒!最特別!

所以當女生突然提出分手時,多數男生都會想:「明明好好的,為什麼要分手!」

但可能女生早就覺得不好了,這就涉及兩個人自身的問題以及優缺點、契合與否等等。

當你失戀時,你原本預期跟對方計劃的人生、生活,通通都斷掉了,且連下一秒鐘都無法見到對方,甚至還要接受「對方把你否定」:否定你的好、否定你的想法、否定你的趣味性。

於是你這位受文者最後就痛苦到不行,需要尋求解脫,此時只有兩種選項:


a. 對方回心轉意,讓一切回到原本狀態。

b. 把自己感受關掉,不論喝酒、吸毒、縱慾、自殺。


這部分請務必參閱《自殺的選擇》一文,裡面有詳述。


麻煩的在於,不論借酒澆愁還是轉移注意力,都仍會再面臨獨處的時刻,一想到下一秒鐘仍是痛苦不堪,最後不得已只好尋求第一種方式,找對方談判。

換在女方的角度來看,感情已經沒了,「想要跟這個人再有任何瓜葛」的意願都沒了,男生此時說什麼「再給彼此一個機會、再給一點時間」通通都不是自己需要的東西,因此談判也只想有一種結果,就是希望男生回去過自己的生活,不要再糾纏了。

這種不對等的需求可能很難讓人馬上理解,但是只要想像:

假設有一天,你的汽車有生命了,說不想給你開了,要離去;或者你的高價蘋果筆電MacBook Pro也想要離你而去,你一定會覺得很難以接受,因為向來都是「你不管怎麼樣都擁有這些物品」,他們怎麼能不顧一切地離開?

考量到你可能不愛惜汽車、不愛乾淨、不好好保養,那汽車的確是有理由要拒絕讓你擁有,差別只在於,汽車不會反抗。

但女生會反抗,女生如果過的不開心,她當然可以選擇離去。

也因此,一般分手事件如果有了良善結局,多半是來自於:


a. 雙方理智的認為:的確在一起彼此不會更好。

b. 彼此理智的知道:外面會有更適合自己的人。


這樣才能彼此去過自己的生活,重新開始其他的人生方向,但如果雙方不理智呢?

如果你無法接受人生沒有對方的存在、無法接受對方不再覺得你是她心中最重要的人,那該怎麼辦?衝去談判嗎?

從沒有人認真講過真正可行的方式,因此我們必須討論一下,但在討論之前,我必須先說,其實一直都有「絕對有效,但是不太可行的方式」,比方:


你失戀了?

給你一個女神如何?她又美又有家世又只喜歡你,難道還不足以喚起你新的愛嗎?難道還無法取代你失去的戀嗎?


你被否定?

給你一個女神如何?她又美又認同你又想跟你共渡餘生,你還會難過嗎?你還會覺得「被前女友否定」有多痛苦嗎?根本就高興的想去找前任女友耀武揚威了吧。


你計劃的美好未來斷了?

給你一個女神如何?她又美又想跟你探索世界,你的未來彷彿比原本還好上十幾倍。


你被背叛了?

給你一個不會騙人的女神如何?


「食神,我想你無話可說了吧?」


是的,看來「女神」似乎是一切的解答,這裡的女神泛指男生心中最理想的女生,就是「又美、人又好、又不敗金、又願意跟男生勇闖天涯」的,但問題是,世界上這種女神數量太少,不可能有足夠的配給量,所以這個再怎麼有效,仍是不太可行的方式。

不過「女神」類型的女生,對世界變革、對男生生存的影響非常重要,相關的細節我們必須在之後的《女神決定論》當中討論(有空再寫),不過,在我們講可行的方式前,先讓我們看看另一個電影中大家都沒留心到的超級關鍵:



2. 看似無害的女生。


你身為男生,你認為你懂女生嗎?或者說,你認為你會看人嗎?你能判斷一個女生是不是在說謊嗎?你能判斷一個女生是不是好人嗎?

相信很多男生會說:「廢話!我看過超多女生!當然沒問題。」

但是多半會這樣說的男生,都只是看過「容易辨認出類型」的女生。

很多女生一眼就能讓你分辨出她是傻大姐、還是精明幹練、還是刻薄女、還是嬌嬌女、還是假貴婦、還是小三或宿命女等等的,男生通常在花叢裡玩了一圈後就覺得自己見多識廣,哪種女生一到眼前,立馬見真章。

問題是,世界上有一類型的女生是「看似無害、清純」,甚至「賢惠、聰穎」,感覺適合娶回家的好女孩,卻另有著不為人知的其他面貌。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小說中的女主角小明就是類似的例子,她似乎跟很多人曖昧,但是總能讓所有人都不互相發現其他人,然後每次都用很純真的模樣出現,彷彿「從來沒有發生任何不道德的事情啊!」然後在眾人中優遊自得。



但在小說中的設定,這個女生的思維其實就只是:

1. 能跟每個男生都有好關係,讓她覺得很安心。

2. 如果有哪個男生能給自己更多安全感就更好。

3. 不斷尋找讓自己最有安全感的對象。

4. 不要讓這些男生產生不穩定的心情狀態。


所以她總是開開心心、笑容甜甜的出現,甚至落落大方、端莊得體,讓每個男生都覺得她不錯,似乎是好伴侶的人選,而她也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當然如果哪個男生看起來比較強,她更會覺得這樣的男生很好、很罩得住。


現實世界中,這樣的女生其實不少。

但男生無法辨認得出來,除非你曾經交往過這樣的女生,因為不管她再怎麼縝密的安排,當交叉人數越來越多,最後總會露出馬腳,更別說現代的手機、網路發達,比之過去只能靠「眼見為憑」或要「聽人傳言」來得更容易找到破綻,你遇過幾次後,你就不會再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生物了。


這類的女生特徵多半為:


1. 看似無辜的眼神
2. 有一定的聰慧
3. 有一定的外貌
4. 思維類似男生


1. 看似無辜的眼神

這列為第一重要,因為就靠這雙眼睛,多少男生就信以為真她說的一切了。

當你凝視著她的眼睛,看著她極其無辜地對你說謊時,你真的會覺得心痛難耐、無法置信。


2. 有一定的聰慧

要能夠讓男生吃她那一套、被她牽著走,又能聽命於她的約會步調,而不會動不動就任意跑來堵她,她的聰慧程度是大於其他女生的。

甚至她常常有長輩緣,讓男生的父母都覺得這女生真不錯,又乖又懂事,趕緊催促兒子想辦法把她娶進門。

但這類女生也不是省油的燈,不是你有點家產或爸媽看似優渥她就買單的,她會不斷比較、不斷尋找。也因此最後跟男方鬧翻時,男方的媽媽總是很不理解,覺得「怎麼會呢?是不是兒子你沒有善待人家啊?」,但也從來無法得知真相。


3. 有一定的外貌

這一點很好理解,因為外貌是她們的武器,是她們能讓男生服服帖帖的關鍵,男生會怕「以後再也遇不到這樣聰明又漂亮的女生怎麼辦~」,而寧願相信女生所說的各種話、順從女生的各種安排。


4. 思維類似男生

一般傻大姐那種「對異性一知半解」的狀況外,她們沒有。

一般單純女生那種「道德觀極強,連手都不會讓其他男生碰一下」的恐懼感,她們沒有。

一般哀怨女生那種「人生就這樣啦、考個鐵飯碗啦、除了身旁這個人也沒其他選擇啦!」的那種認命感,她們沒有。

她們比較接近男生的想法,覺得哪裡好玩,就去玩一玩;有別的人追,那就讓他追一追;有其他讓自己更快樂的人,那就去見一見。

所以當男生對她有所期待或要求時,她們的想法是:


「要我乖乖聽你話?門都沒有!」

「要我死心踏地對你?憑什麼?」

「要我解釋我的所作所為?懶得跟你講。」

「想對我說教?誰理你,我要出去玩了。」

「我想過更好的生活,你憑什麼阻止我?走開!」


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男生想法,而這樣的積極、處心積慮、追求自身利益等等的想法,就通通包裝在漂亮的外表與無辜清純的眼神下,讓無數男生無所適從、被玩弄於股掌之間。

但追根究底,這類女生的真正內心需求是什麼?

其實仍是「自身經濟安全感」與「讓自己的感官心靈愉悅最大化」的生活。


如果你又有錢、又有趣、又體貼、又浪漫、又有才華、又懂女生,她或許可能會好好的跟你一直在一起,但如果你還不到這樣的條件,那就難免要跟她進行諜報戰或壕溝戰,很有可能花了無數年心血,最後換得的是一場空。

而一個很不情願承認但卻是事實的問題在於,這樣的女生,其實是屬於前述女神的一種典型。

男生會覺得「她就是跟其他女生不一樣!」

她就是比其他女生更靈活、更狀況內、甚至很理解男生在想什麼、理解社會的現實面,因為一般多數女生實在是太單純、想太少了。

因此「她」讓男生覺得:「天啊!好希望能夠擁有她」,只是誰有能力留住她,或者讓她長大、明白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就真的非常非常難以言喻了。

最後,如果一個男生真的錯過了自己最喜歡的女生、錯過了再也不會出現的女神、受到對方否定的痛苦,連自己下一秒該怎麼活也不知道了,該怎麼辦?


答案絕對不是去找對方談判,因為那沒有任何用處,而是該:


1. 選擇自殺。


2. 竭盡全力,留下最後的作品、功績。



1. 選擇自殺。

是的,你沒看錯,如果你在地球上,真的遇到了萬中選一的獨特對象,沒有她,你在地球上的任何活動都將黯然失色,明天的太陽也不再明亮、萬物不再能引起你任何興趣,你除了受到地獄般的痛苦煎熬外,都不再有其他感受,那為了讓你能好過一點,你可以選擇自殺。

你絕不該去找對方,然後傷害對方,因為那對你自己的難過一點幫助也沒有,甚至你可能會落得「用浴室臉盆吃『紅燒鰻配菜心配海底雞罐頭』的三十年監獄人生」:監獄犯人吃飯就是用臉盆裝菜,然後罐頭通通打開倒在一起,攪拌後配臉盆裝的白飯,大家一起蹲在地板吃,旁邊就是蹲式馬桶,沒有牆壁阻隔,所以要是剛好有人要上大號,大家也只能忍耐,而且還會四目相望,因為大家都蹲著,視線同高。

這就是監獄人生,如果你想找女生談判,你就先去拿家裡的臉盆,把罐頭倒在一起吃個三天再說,這部分請務必參閱《關你三十年》一文。

當然,最重要的是,你是敢愛的男生,你又怎麼能傷害你的女神呢?


2. 竭盡全力,留下最後的作品、功績。

如果你已經了無生趣,又還想再做點什麼,那也絕對不該是跑去找對方談判,找對方談判就跟拿肉包子放入狗的嘴裡一樣,絲毫沒有任何益處,但你還能再做一件事,就是把你所有的資源,全部投入「好的」事情當中。

你可以畫一副曠世巨作,紀念你的痛苦愛情;

你可以寫一封曠世情書,紀念你的高超文筆;

你可以捐出所有財產給家境不好的小朋友;

你可以把爸媽給你的遺產捐助醫療研發;

你可以用盡一切方式,把世人不能做或不敢做,但卻對大家有益的舉動,通通都做出來


至少做出來,再死。


也許在過程中,你會遇到下一個女神也說不定。


反正,你是男生,你敢去愛,你就要能承受失戀的後果。


--

後記:

原本題目想寫為《愛到深處不傷人的自殺抉擇》,但那太學術感了,所以改為《深愛就要有膽自殺》。

很多人是鼓吹不該自殺的,我認為這些人可能沒有熱戀過或痛苦的失戀過,人類至今除了那些基本的藥理方式,比方什麼「喝酒、嗑藥」這種刺激腦部的方式以外,並沒有任何可以有效緩解失戀痛苦的解法。

當然有些人失戀時好的比較快,但也有許多人會長期煎熬,失去工作能力、生存能力,甚至不少人因此做出傻事、傷害了其他人。


如果在:



傷害其他人 VS 失戀的人自我了結


兩者當中選,我想「自殺」無論如何都是較為民主的選擇,因為如果男生傷了女生,一次就是兩條人命、兩個家庭被摧毀,但如果只是失戀的受文者自行了結,至少也只死一個人,而且對於他的家庭,也不會蒙上殺人犯的名聲,損害是最小的。


今天這篇文章中提到了兩個概念,一個是當你接觸的人口數量越多,你能找到「其他也讓你心動的對象」機率就越大,只是失戀時很難去相信這件事,所以這必須要大家預防性地認知在心裡,平常多想想這個概念,提早相信、提早去做。


另一個概念是:世界上很多人的真實想法,你是不知道的。


雖然我文中用女生做例子,但現實中這樣的男生卻更多,社會上無數女生都不知道自己的男友、老公是怎樣的行為,只是多數女生不像男生那麼「主動、強勢」,所以都全然相信了老公說的話,又一直汲汲營營地裝可愛、自拍、曬恩愛,所以等到真的東窗事發都已是結婚後許多年的事情。

而這次文章中討論到的那種女生,由於她面對的畢竟是大量的男生們,所以這些男生稍微多一點心思、多一點追蹤,就會發現真相。

但不論如何,如果你真的去愛一個人,去喜歡一個人,你必須知道:那個人絕對不是什麼「天上掉下來、跟你契合無比」的完美對象,對方從一開始就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在每一刻也可能隨時在調整自己的方向,因此你除了要能努力經營感情,你也必須要能承擔創業失敗的後果,而那絕對不是去傷害對方。

雖然文中提到「可以選擇自殺」這樣的論述,一定會引起許多人的反彈,但當你每次翻開報紙,又看到一樁「兩條命、兩個家族被毀了」的新聞時,你認為你有更好的方法嗎?


身為男生,


我們難道不能讓這世界更美好?


我們難道不能讓女生知道我們值得?


我們當然可以,


所以,


我們要用生命,去證明我們的價值。




Fuck! 那他媽的就是你該去做的事情!



--



延伸閱讀:《自殺的選擇》







Share This:    Facebook

1 則留言:

  1. 站長:你什麼時候會寫 女神決定論 呢?
    好期待你的新文章!

    回覆刪除

my instagram

搜尋網誌裡的:

Popular Posts

Scroll To Top